肾性贫血患者需要补铁,主要有4种方法,快来看看吧

贫血, 是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 研究表明, 肾性贫血的总体患病率约为29%到72%, 如果疾病发展到尿毒症阶段, 进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贫血的发生率约为92%到98% 。 那么, 肾性贫血是怎样引起的?是否需要补铁呢?日常生活中, 应该采取哪些配合治疗的措施呢?咱们现在就为大家解疑释惑 。
肾性贫血患者需要补铁,主要有4种方法,快来看看吧
慢性肾脏病患者, 由于肾功能受损而导致的贫血, 称为肾性贫血 。 患者的主要表现有3类, 第1, 面色苍白或萎黄, 嘴唇和眼睑的颜色变淡, 皮肤干燥发皱, 头发缺少光泽, 容易脱落, 指甲的颜色也变浅, 有时还会出现黄疸 。 第2, 偏食、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弱、营养不良 。 第3, 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月经不调、腹胀腹泻 。 血液检查结果, 血红蛋白水平女性低于120g/L, 男性低于130g/L 。 此外, 还会出现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叶酸、维生素B12等指标的异常 。
肾性贫血患者需要补铁,主要有4种方法,快来看看吧
【肾性贫血患者需要补铁,主要有4种方法,快来看看吧】确诊肾性贫血之后, 有经验的大夫会提醒患者, 注意检查家中的水管, 看看是否存在水管生锈或者掉漆的现象, 因为, 这些水管出现问题后, 会导致自来水含铅超标, 而铅是1种全身性毒素, 可以引起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损害, 而且, 铅会在体内蓄积 。 居民饮用水的铅含量不得超过0.01mg/L, 除此之外, 还要注意油漆、金属罐头、汽车尾气等影响 。 研究表明, 自来水的铅含量增高与肾性贫血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 肾功能下降后, 铅元素更容易在体内蓄积, 从而使肾性贫血加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