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如何防治豇豆病害


我们在种植豇豆最让人头疼的事情 , 就是豇豆经常会出现各种病害 , 怎么办才好呢 , 今天就为大家具体介绍如何防治的办法:

【豇豆】如何防治豇豆病害

文章插图

一、豇豆根腐病:植株的主根与地表下的茎是受害的主要部位 。 此病属一种土传病害 , 高温高湿易发生 , 秋季多雨及排水不良、粘重低洼地、连作地种植发病重 。
防治方法:1.发病重的地块要与葱蒜类蔬菜、禾木科作物等实行3-4年轮作 。 2.实行高畦或深沟窄畦栽培 , 经常清沟排水 , 降低湿度 , 及时清除病株残体 , 烧毁或深埋 。 3.药剂防治 。 在田间零星发病时开始用药 , 施药方法有药液浇根和喷雾两种 , 药剂可选用多菌灵、防霉宝可湿粉、托布津可湿粉、抗枯宁等 。 灌根的药液浓度可稍加大 , 每株浇药液250克 , 隔7-10天1次,浇4-5次;喷雾的药液按常规比例兑水 , 重点喷射豆株茎基部 , 每隔7-10天1次 , 连续喷3次 。
二、豇豆锈病: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 , 主要危害叶片 , 严重时茎蔓、叶柄、豆荚均可受害 。 秋季多雨年份常易引起此病流行 , 长期连作 , 地势低洼、种植过密等均能加重发病程度 。 防治上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下列药剂喷雾:25%粉锈宁可湿粉2000倍液、5%萎锈灵乳油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液等 。 一般隔7-10天喷1次 , 连续2-3次(用粉锈宁的用药间隔可延迟至15天) 。
三、豇豆煤霉病:自豇豆出现真叶后就开始发生 , 收获前发病最重 , 主害叶片 , 引起落叶 。 高温高湿宜于发病 , 热雨多病重 。 防治上避免播种过密 , 以利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田间染病落叶 , 减少再传染菌源;发病初期采用药剂喷雾 , 控制传染 , 药剂可选用百菌清可湿粉(75%含量的用600倍液)、多菌灵(40%胶悬剂800倍液)等 。
四、豇豆病毒病:以秋豇豆发病较重 。 病株初在叶片上产生黄绿相间的花斑 , 以后浓绿色部位逐渐突起呈疣状 , 叶片畸形;严重病株生育缓慢、矮小 , 开花结荚少 。 防治上以早期灭蚜为主 , 特别是干旱年份更应注意防蚜;此外加强栽培管理 , 增强植株抗病力 。
五、豇豆钻心虫和豆荚螟:豇豆钻心虫又称豆螟 , 是豇豆的主要害虫 。 每年发生4-5代 。 防治上除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 , 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集中烧毁外 ,
主要是采用药剂防治 。 药剂防治的策略是“治花不治荚” , 即在豇豆始花期第1次用药 , 以后间隔7-10天1次 , 连续2-3次 。 喷药时间以早晨8时前花瓣张开时为好 , 此时虫体可充分接触药液;药剂可选用菊酯类及其复配制剂 , 如敌杀死、速灭杀丁、灭杀毙等 。 若在结荚后用药一定要在采摘后喷药 , 禁止采前喷药 , 避免中毒 。 豆荚螟偏重危害大豆 , 也危害豇豆 , 常与豇豆钻心虫伴随发生 。 此虫也以幼虫咬食豆荚 , 钻蛀豆粒 , 豆荚内充满虫粪 , 致使豆荚、豆粒霉烂 。 防治钻心虫时可兼治 。
【【豇豆】如何防治豇豆病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