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到南“追花夺蜜”这是广饶县大王镇养蜂人卜凡良的“甜蜜”生活

本文转自:大众网
从北到南“追花夺蜜”这是广饶县大王镇养蜂人卜凡良的“甜蜜”生活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孙淑娟 见习采访人员 王慧杰 东营报道
由北向南 , 逐花而居 , 这是养蜂人的真实写照 ,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追花族” 。
40多年的赶花日子 面朝花海 安营扎寨
“那个时候一个人、一顶帐篷 , 从北到南追逐各地的花期 , 几十年来走过了大半个中国 , 时而在平坦的国道上驰骋 , 时而在坑洼的乡间小路颠簸 。 ”谈起自己的养蜂经历 , 广饶县大王镇吴家村村民卜凡良有着他的辛酸回忆 , 但是更多的 , 是这几十年来养蜂追花之路为他带来的“甜蜜” 。
对于养蜂人而言 , 跋山涉水是最平常的 。 哪里有花 , 就往哪去 。 哪个地方一有花开 , 卜凡良便开始了长途跋涉 , 采蜜线路从南到北 , 从北到南 , 根据花期次第绽放而移动 , 循着花开时间顺序渐次展开 。 一年四季 , 不同品种的花循序开花 , 卜凡良也在赶花之路上从未停歇 。
“那个时候 , 一年有八九个月是不在家的 , 这份辛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消的 。 不但要考虑自己的生活 , 蜜蜂经过长途跋涉也是需要休养安抚的 。 ”卜凡良告诉采访人员 。
从北到南“追花夺蜜”这是广饶县大王镇养蜂人卜凡良的“甜蜜”生活
好的蜜源是生产“甜蜜”的关键 , 蜜蜂采蜜蜜源选得好 , 蜂蜜的产量自然也就高 。 “蜜源好的时候 , 我们大概一周就能收一次 , 一箱能产五六斤 。 ”卜凡良告诉采访人员 , 花好 , 粉好 , 蜜蜂繁殖得就好 , 短时间内就能成批分箱 , 也算是跋山涉水后的苦尽甘来 , 满载而归 。
就这样 , 在一片片花海旁 , 总有卜凡良“追花夺蜜”的身影 , 面朝花海 , 安营扎寨 , 向着一个个甜蜜发源地出发 。
改变方式发展“甜蜜产业” 走出特色致富路
四十余年风餐露宿 , 后来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卜凡良的身子骨也不如年轻时硬朗 , 慢慢地也折腾不动了 , 外加蜜蜂产业的不断深入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 , 卜凡良也从奔波生活转向安逸 , 在家中搞起了蜜蜂养殖 , 尝试从源头上改变蜂农的生产、生存形态 , 迈向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生态发展模式 。
盛夏时节 , 万物并秀 。 夏日的暖阳照耀着大地 , 走进广饶县大王镇吴家村 , 村委会广场对面一个挂有“蜜蜂之家”的小院便是卜凡良的家 。 院子里 , 几十箱蜂箱整齐排列在房前屋后 。 正值荷花花开之际 , 成群结队的蜜蜂在荷叶上翩翩起舞 , 浑身沾满花粉后回到蜂箱里 。 卜凡良行走在蜂箱间 , 时不时打开蜂箱盖子 , 查看蜜蜂的情况 。 身穿短袖 , 裸露在外的胳膊 , 没有任何防护外衣 , 还能游刃有余地拿起沾满蜜蜂的巢框 。 没有被蜇 , 没有被咬 , 加之娴熟的动作 , 足以看出这些飞进飞出的蜜蜂 , 在卜凡良眼中早已成了日日互相陪伴的“伙伴” 。
从北到南“追花夺蜜”这是广饶县大王镇养蜂人卜凡良的“甜蜜”生活
【从北到南“追花夺蜜”这是广饶县大王镇养蜂人卜凡良的“甜蜜”生活】“我现在养殖的品种是意大利引进的 , 产蜜多 , 营养丰富 。 ”卜凡良说道 。 今年70岁的他 , 赶了半辈子花 , 如今在自家做起蜜蜂产业 , 从创业起步的几箱蜜蜂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箱、几百箱 , 走出了一条创业致富路子 。 如今 , 通过发展蜜蜂养殖产业 , 卜凡良每年的收入也非常可观 , 成了广饶县有名的养蜂“土专家” 。 空闲时间 , 他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 与周边村里想养蜂的人交流学习 , 把更多经验技巧传授给感兴趣的人 , 带领乡亲们过上“甜蜜”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