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盛夏矮牛的栽培和管理


盛夏矮牛的栽培和管理矮牵牛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一种草本花卉 。 属长日照植物 , 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 , 大部分矮牵牛品种在正常阳光下 , 从播种至开花在100天左右 , 如果光照不足 , 往往开花延迟10~15天 , 而且开花少 。 因此 , 冬季棚式栽培牵牛时 , 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 , 茎叶生长繁茂 。 当春季长日照条件下 , 从茎叶顶端很快着花 。

矮牵牛叶卵形 , 全缘 , 互生或对生 。 花单生 , 漏斗状 , 花瓣边缘变化大 , 有平瓣、波状、锯齿状瓣 , 花色有白、粉、红、紫、蓝、黄等 , 另外有双色、星状和脉纹等 。 市场上流行的品种均为杂交种 , 主要有三种类型:垂吊型、花篱型和大花单瓣型 。 垂吊型适用于盆花、花坛及大型容器栽培、风景园林和花园地栽;花篙型适用于风景园林和花园地栽;大花单瓣型适用于盆花、花坛及大型容器栽培、风景园林和花园地栽 。

大花单瓣型常见品种有:大地系列:最畅销的带脉纹大花品种 , 也是唯一全部由脉纹品种组成的品种系列 , 花径10厘米 , 开花早;梦幻系列:包括了矮牵牛的所有基本花色 , 具无限开花习性 , 花期一致 , 紧凑的分枝习性 , 极耐灰霉病;超级瀑布系列:分枝良好 , 花特大 , 直径达10~13厘米 , 开花早 。

繁殖方法

可以用播种、扦插、组培的方式繁殖 。 播种繁殖矮牵牛 , 播种时间视上市时间而定 , 实际播种时间还应根据品种不同进行调整 。 扦插繁殖矮牵牛 , 室内栽培全年均可进行 , 花后剪取萌发的顶端嫩枝 , 长10厘米 , 插入沙床或穴盘 , 插后15~20天生根 , 30天移栽上盆 。

矮牵牛种子细小 , 每克8000~10000粒 , 播种方法采用盆播或穴播 。 种子播后不需覆盖 , 注意保持播种土壤的湿度即可 。 矮牵牛播种后主要是温度管理,矮牵牛的发芽适温为24~26℃,发芽温度22~24℃ , 当温度24~25℃时 , 种子发芽较快 , 约7天即可出苗 。 子叶出现后温度降至20~24℃ , 苗发育成熟准备移植阶段降至15~17℃ 。 发芽后幼苗必须立即接受高光照以避免徒长 。 在子叶出现之前保持100%的相对湿度 , 穴盘苗成熟时 , 相对湿度最终降至50% 。 待80%苗子的两片子叶出土后,揭开塑料薄膜,气温保持在18~28℃ 。 播种后光照强,温室内温度高,则要适当放风或遮阴,使幼苗健壮生长,如果发现土壤缺水,及时浇水 。 待真叶展出后,可随水施入0.5‰的尿素和0.5‰的磷酸二铵一次,以后每隔7~10天施一次0.5%的尿素水,直到分苗前一周停施 。 苗期要加强对潜叶蝇的防治,幼苗两片真叶后,每隔一周喷一次1.8%爱福丁乳油1500倍液或2.5%的敌杀死2500倍液,直到分苗前结束 。

播种苗生长到30~40天时(约6~8叶) , 就可以定植 , 扦插苗在插穗生根后便可移植 。 栽移基质选用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园土2份 , 素沙3份 , 腐叶土4份 , 有机肥1份掺匀 , 杀菌消毒后使用 。 因矮牵牛根系分枝多而细 , 移栽后恢复较慢 , 故宜在小苗时尽早移植 , 并且注意移植时勿使土坨散碎 , 以利成活 , 栽后立即浇一次透水 。
【【栽培】盛夏矮牛的栽培和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