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的知识有哪些,了解关于燕子的知识


了解燕子的相关知识 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
燕子的知识 燕子可以捉天上的害虫 。
有什么观于燕子的知识? 燕子衔泥,一点点构筑自己的小窝 。 在屋檐下,在角落里,用自己的唾液和泥土,加上它们自己的心血,构筑一个属于他们的家 。 燕子筑巢的材料极为简单,是泥土、稻草、根须、残羽等等 。
它们飞至河边、水潭,啄取湿泥,集成丸状,然后衔回,再混以稻草、残羽,在房梁或屋檐下筑巢 。
筑巢时,燕子在巢内垒泥,由里向外挤压泥球,所以尽管巢外面凹凸不平,但巢里面却较为平整 。 巢内再铺上轻羽、软毛,以及细柔杂屑,便成了一个很舒适的家了 。
拓展资料燕子学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 。 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 。 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 。
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 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 。

一个关于燕子的知识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1属 。 本属鸟类体小型,体长130~180毫米 。 翅尖长,尾叉形 。 背羽大都辉蓝黑色,因此,古时把它叫做玄鸟 。 翅尖长善飞,嘴短弱,嘴裂宽,为典型食虫鸟类的嘴型 。 脚短小而爪较强 。 世界有20种,中国有4种,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较常见 。 家燕前腰栗红色,后胸有不整齐横带,腹部乳白色 。 燕子一般在 4~7月繁殖 。 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 。 巢是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 。 巢为皿状 。 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 。 每窝产卵4~6枚 。 第二窝少些,为2~5枚 。 卵乳白色 。 雌雄共同孵卵 。 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 。 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 。 食物均为昆虫 。 金腰燕体形似家燕,但稍大些 。 此种燕腰部栗黄,非常明显夺目,下体有细小黑纹,易与家燕相区别 。 习性亦与家燕相似,但大都栖息于山地村落间 。 燕是典型的迁徙鸟 。 繁殖结束后,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

燕子,分为雨燕、楼燕、家燕、岩燕等种类 。 不同的燕子有不同的生活习性 。 比如同是燕子,雨燕的燕子属攀禽,家燕和金腰燕的燕子属鸣禽 。 不同种类的燕子形态也不一样 。 楼燕体形稍大,飞得高,飞行速度快,全身黑色,发金属光泽,鸣声十分响亮,它喜欢在亭台楼阁古建筑的高屋檐下为巢;家燕体型较小,上身为发金属光辉的黑色,头部栗色,腹部白或淡粉红色,飞的较低,鸣声较小,多以居民的室内房梁上和墙角巢穴,最喜接近人类 。 它们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群众时代有保护燕子的习惯 。 当秋风萧瑟、树叶飘零时,燕子成群地向南方飞去,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柳枝发芽的时候,它们又飞回原来生活过的地方 。 “年年此时燕归来” 。
雨燕是飞翔速度最快的鸟类,常在空中捕食昆虫,翼长而腿,脚弱小 。 雨燕分布广泛,常在高纬度地区繁殖而到热带地区越冬 。 有18属80种,我国4属7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