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包括哪些,免于刑事责任工作还能保住吗( 四 )



另,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 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

刑事责任简介: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主刑和附加刑两刑事责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
刑事责任构成要件:
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

公司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刑事责任包括两类问题:一是犯罪;二是刑罚 。
1.关于犯罪 。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 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 。
构成犯罪, 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件, 即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
(l)犯罪的客体 。 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我国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 任何犯罪都必然要侵犯某一客体, 不侵犯客体的犯罪是不存在的 。 例如, 销售假药罪,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公民的健康权利 。 如果侵犯的不是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如合同关系, 就不构成犯罪 。
(2)犯罪的客观方面 。 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活动的客观事实特征, 包括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后果及其因果关系等 。 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 作为是指不当为而为的积极行为, 即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如杀人 。 不作为是指当为而不为的消极行为, 是指行为人有条件、有义务实施某些行为而不实施, 以至于使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受到严重危害的行为, 如玩忽职守 。
(3)犯罪的主体 。 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 第一, 关于自然人, 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并且精神正常的人, 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 。 第二, 关于单位犯罪主体, 是指为牟取单位的非法利益, 由单位负责人或者经单位集体讨论决定, 实施了《刑法》明文规定的单位犯罪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其中包括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 。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基本上实行两罚制, 既处罚单位, 比如判处罚金, 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 只有法律有明文规定的, 才实行单罚制 。
(4)犯罪的主观方面 。 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 包括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 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 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
2.关于刑罚 。 刑罚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刑法》中确定的, 由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并由专门机构执行的最为严厉的国家强制措施 。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
(1)主刑 。 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只能独立适用, 不能附加适用, 对犯罪分子只能判一种主刑 。 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