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二 )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27.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 28.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 29.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 大分子的运输是胞吞和胞吐 。 其中需要载体的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消耗能量的是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0.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 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除自变量外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 31.除了一个因素以, 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 。 一般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 32.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 33.分子从常态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 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 3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 35.ATP分子简式:A-P~P~P 。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 是生物界的共性 。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 36.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CO2在第二阶段产生, 水在第三阶段产生 。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 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作发酵 。 溴麝香草酚蓝鉴定CO2(蓝变绿变黄), 重铬酸钾鉴定酒精(橙色变成灰绿色) 。 37.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 这些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 38.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 产物有[H]和ATP 。 暗反应阶段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 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 。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 39.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多少、光照强度、光的成分以及温度的高低等 。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40.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 41.自然状态下有性生殖的生物从受精卵开始, 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 。 细胞的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 4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 43.连续分裂的细胞, 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 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 为一个细胞周期 。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 44.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 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 45.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 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 46.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 47.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 48.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 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 。 49.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 50.癌细胞的特征有: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发生变化 。 51.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 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 癌变是一种多基因累积效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