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的药物有哪些,下列不属于抗血小板药物的是


抗血小板抑制剂有哪些 临床上升高血小板的药物有西药和中药两大类 。 西药中最常用的是糖皮质激素类,如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抗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减少抗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的结合,减少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从而提高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 。 还有一类是促血小板生成素,这类药物可以促进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殖分裂,形成更多的血小板并释放至外周血中,从而提高血小板的数量 。 中药里常用的有升血小板胶囊、复方皂矾丸等,这类药物也可以有效的升高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 。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所有的升血小板药物最好要听从血液科医生的意见,这样才能够正确的使用,保证安全 。
抗血小板药物是怎么回事? 一、抗血小板聚集药主要有以下4
类:
1、环氧化酶抑制剂(血栓素A2抑制剂、水杨酸类):常用的药物是司匹林片 。 证据表明75~100mg/d长期使用,可减少高危患者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2、磷酸二醋酶抑制剂:如西洛他陛(培达)、双唔达莫(潘生丁)等 。 西洛他陛(培达)抑制血小板及血管平滑肌磷酸二醋酶(AC
)活性,增高血小板及平滑肌内CAMP
浓度,比阿司匹林、唾氯匹咤更强力抑制血小板,并对血小板聚集块有解离作用,是血管病比较适合的药物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动脉闭塞性溃疡、疼痛及冷感等局部性疾病,用于间歇性跋行患者(无心功能不全),可以改善症状、提高行走距离 。 口服常规剂量双啥达莫(潘生丁)能增加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运动诱导的心肌梗死发生率 。 因此,目前局限于有卒中病史且无冠心病的患者使用,不推荐冠心病患者单独使用双啥达莫 。 建议合用小剂量ASA+缓释双嘧达莫(200mg
bid)但不建议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联合应用 。
3、
ADP
受体拮抗剂(唾吩毗咤类):如氯毗格雷(波立维、泰嘉)等 。
氯毗格雷可抑制ADP
介导的血小板聚集 。 是目前心血管病患者普遍使用的药物 。
二、抗血小板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抑制血小板活化、阻止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 。 理想的抗血小板药物应具有:(1)在体外及体内均有抑制血小扳黏附、聚集和释放的作用;(2)能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3)能延长病理状态下寿命缩短的血小板的生存时间;(4)能延长出血时间但不引起过度出血;(5)口服有效,无明显副作用 。
三、重要提示: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不可自作主张停药,也不可擅自改变药量 。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哪些,其作用机理是什么? 动脉粥样硬化的抗血小板药物:1.阿司匹林:0.1克/日,可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而较少影响PGI2的产生 。
2.潘生丁:50毫克,3次/日,与阿司匹林合用,可起协同作用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
3.藻酸双酯钠:兼有降血脂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 可给0.l克,3次/日口服 。
此外,服用磷脂、冠心舒等可抑制动脉壁摄取低密度脂蛋白,防止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

常用的升血小板药物有哪些 【抗血小板的药物有哪些,下列不属于抗血小板药物的是】内容来自用户:zwq_ucan5413
升血小板的药物:
商品名:特比澳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刺激巨核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对巨核细胞生成的各阶段均有刺激作用,包括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多倍体巨核细胞的发育及成熟,从而升高血小板数目 。
规格:7500U/1ml或15000U/1ml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低于50×109/L且临床认为有必要升高血小板治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