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月底如何结账


财务月末如何结转呢 我们都习惯了说月末结账 , 其实结账是按会计分期来进行的 , 是把本月发生的业务截止到月末 , 而结账的过程是在下个月进行的 , 或者是1号或者是5号 , 年末的账可能要推到次年的2、3月份才能结完 , 这就是结账的时点问题 。
结账之前要先结转 , 这是我自己把结账和结转划分开的 。
平时结转 , 指的是结转成本、结转收支、结转费用 , 到了年底 , 还涉及到两个科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 。 企业的盈利或者亏损 , 在这俩科目里一目了然 。
结转成本我先不说了 , 主要讲一下结转利润 。
本年利润——就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 。
利润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这要先知道损益类科目都包含什么: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支等 。 把它们大搬家 , 搬到本年利润里 , 说白了就是按着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做相反的凭证 , 然后这些账户就被清空了 , 余额成0 , 把借和贷看作是正负号就好理解了 。

结转利润总共分四步:
第一步: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第二步: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第三步:结转投资收益:
如果余额在贷方 , 那么表明是净收益 。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如果余额在借方 , 那么表明是净损失: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记到账上后 , 算出本年利润的余额 , 漂亮的利润应该是贷方 , 如果在借方 , 第一反应就该知道这是亏损 。

看到有盈利还要计算所得税 , 还有一笔凭证: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计提完所得税 , 别忘了结转出去: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这里要注意的是 , 虽然所得税和利润有关 , 但并不是亏损了就不用交纳所得税了 , 要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 , 至于怎么调整 , 还有一些规定 , 比如招待费不能超标啊、广告费不能超标啊 , 超出的部分都要扣除 , 罚款也不能税前扣除的 , 然后再算应纳税额 。 但是我前边强调了最好跟着税务的脚步 , 现在看出好处了吧 。 这部分等新所得税细则出来你们再去研究吧 。
这里我还想说一句 , 所得税对于企业的税收是件大事 , 对于会计来说 , 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 表面上不难 , 这里面有很多的事项和标准需要掌握 , 无论从税法上还是会计的核算上 , 都比较严格 , 38项准则里是唯一一项按税种定的准则 , 可见国家对于所得税的重视程度了 。

利润转完了 , 也知道利润是怎么来了 。
到了年底 , 才会有第四步:结转本年利润 。
转到哪里呢?转到“利润分配”的“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里 。
如果调整完了是贷方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是借方余额 , 做相反的凭证: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记住:是转到“利润分配”的明细科目“未分配利润”里啊 , 因为在“利润分配”还有很多的明细科目 , 各有分工 , 不能弄混了 。
利润分配——核算的是实现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 , 以及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积存的余额 。
利润分配和本年利润一样 , 都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 借方余额体现的是亏损 , 贷方余额说明盈利 。 盈利后的钱该怎么处理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