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田氏如何取代姜氏,田氏代齐后姜氏去向


田氏代齐后齐国姜氏去那了 田氏代齐时 , 田氏是通过对人们小恩小惠收买了民心 , 当时田氏替齐国放粮贷 , 常常用大米斗把粮食借出去 , 用小的米斗再收回来 , 中间的差异田氏就自己给消化了 , 就连把田地租给平民的时候 , 田氏也是用这样的办法 , 渐渐的田氏在齐国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了 , 田氏还私底下和三晋来往 , 跟三晋搞好了关系 。 后来到了齐康公时期 , 田和掌管了田氏的大权他把齐康公赶到了一个孤岛上面 , 然后取代了姜氏管理的齐国 。
田氏掌管了齐国之后并没有改齐国的国名主要是由三个原因 。 第一 , 齐国的江山是田氏篡夺来的 , 田氏要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形象 。 在春秋时期 , 周礼虽然没有那么受到推崇 , 但是礼乐文化还是特别重的 , 田氏篡夺姜氏的江山本来就已经违背了礼乐的宗旨 , 所以田氏要用这样不改国名的方式给自己留一个后路 , 也给田氏的口碑留一个后路 。 此外田氏还向告诉世人田氏伐齐并不是为了灭掉齐国 , 而是为了解救在贫苦中的平民 , 是因为原先的姜氏太昏庸无能了才被取代 。
第二 , 齐国的这个名称在齐国已经深入人心 , 田氏害怕改了国名以后人们会反抗引发动乱 。 齐国已经建国几百年 , 齐国的人们都知道自己是齐国人 , 他们对齐国有一定的情怀 , 贸然更改了国名只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 田氏不想因小失大 。
第三 , 田氏想要和其他诸侯国搞好关系 , 所以不改国名 。 齐恒公时期曾经弄了一个“葵丘会盟” , 这个会盟就制定了五条规定 , 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能废掉已经立好的太子 , 所以在周惠王死了之后 , 齐恒公以正义的理由把周王室的太子扶上了君王的宝座 。 田氏伐齐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才得到的民心 , 田氏不想功亏一篑让其他诸侯国有理由灭掉齐国 。

春秋末年齐国政局动荡为何田氏家族做大渐有取代王族姜氏的趋势呢? 在春秋与战国时期的交替史上 , 划分其时代的重要事件有两个 ,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三家分晋 , 但是很少有人提到田氏代齐 。 齐国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 , 是周朝建国之后赏赐给姜子牙的封地 , 我们一般称之为姜齐 。
田氏代齐还要从很长时间开始追溯 , 齐国原本是姜氏家族在把持 , 在历代统治者的经营之下发展的确实是不错的 。 随着周王室的衰微 , 一些国家就开始坐不住了 。 到了齐桓公 , 也就是公子小白统治时期 , 齐桓公在鲍叔牙、管仲等贤臣的领导之下 , 开始逐渐强大 。
在经过了内部的改革之后 , 对外的齐国也开始硬气起来 , 最早成为了当时的霸主 , 以至于当时的周朝天子都对其非常忌惮 。 在齐国强盛的同时 , 而周边的国家就对其非常羡慕 。 齐桓公在位 , 也就是公元前481年 , 发生了一件小事 , 但没想到的是最终改变以至于影响了齐国后来的政局 。
当时有一个小国叫陈国 , 正好国家内部发生了内乱 。 为了躲难 , 其中的一个叫做陈完的贵族就逃到了齐国 。 齐国这时财大气粗 , 就接纳了陈完 , 还给他封了一个管理百工的工正 。 在齐国扎根后的陈完再也没有回到陈国的想法 。
当时有一个叫崔杼的人杀掉齐庄公 。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齐庄公给自己戴了绿帽子 , 和自己的老婆私通 。 因为当时的齐庄公每次来他家的时候都顺走崔杼一顶帽子 , 还送给别人 , 这便是“绿帽子”的来源 。
崔杼知道真相之后 , 直接就把齐庄公干掉了 。 俨然是要当皇帝的节奏 , 但是没有嘚瑟多久 , 就被一个叫封庆的官员拉下台了 。 当然 , 这个封庆也没有得意多久 , 就被我们田氏家族的田恒子联合其他官员干掉了 , 顺利的让田景公稳住了皇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