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棒怎么转,转鼓棒表演


架子鼓初学者该转鼓棒吗 [鼓手教学]持鼓棒的方法

影响著手与鼓棒间的一惯性 , 最重要的两大观念 , 就是鼓棒的控制与鼓棒的挥动 。 在控制方面:主要是持棒的三种方式 。 1.直腕式:左右手持棒一样 , 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在鼓棒三分之一的地方 , 无名 指与小拇指自然并拢轻贴在后面 , 不要影响棒的运动 , 两手手心相对 , 注意双手的对称与平衡 , 鼓棒敲击点要相对集中 。 定音鼓、梯形木琴等基本都用此种腕法演奏 。 2.标准式:右手如直腕式 , 左手虎口夹住距离鼓棒棒尾端约三分之一的地方 , 并搁在无名指与小拇指半握后的关节上 , 食指与中指自然弯曲 , 整个手形呈半握拳状 。 掌心向内 。 以虎口拇指持棒 , 并以无名指与小拇指将棒托住 , 两鼓棒呈九十度左右 。 左手以翻转力量打击 。 此种腕法主要用于演奏小军鼓 , 以及爵士鼓奏法 。 3.扣腕式: 持棒与直腕式大致相同 , 但双手要向内翻一下 , 使手心朝下 , 两鼓棒集中于敲击点上 , 两棒呈九十度左右的角度 。 玛琳巴琴、钢片琴、爵士鼓以及室内演奏小军鼓等均用此腕法 。 ★不论何种方式控制鼓棒 , 均须灵活运用手臂、手腕及手指 , 尤其是手腕及手指 , 使双手与鼓棒成为一体 , 自然地运动鼓棒 , 轻松自如 。 在挥动方面:常见的两大类型 , 一者是GRADSTONE STYLE , 另一者是MOELLER STYLE 。 1.GRADSTONE STYLE:此类挥动鼓棒方式 , 关键在运用自然转动中心 , 与鼓棒受重力的自然惯性 。 鼓棒由鼓面上方一、二寸位置 , 自然上提 , 运棒重心在于转动中心位置 , 将棒上拉 。 手提至约至耳际同高时 , 转动中心如同棒转轴 , 鼓棒停在此处时 , 好似向后抛而倾垂于后侧 , 运动过程是自然而轻松 , 利用自然之转、挥动惯性而动作;如同一杠枰之轴动 。 挥下时 , 使用鼓棒受重力影响而下击至鼓面自然击下后 , 反弹的惯性应用于下击后上抛的动力 , 完全以转动中心为整体运动的主轴 。 以此方式可使手臂之肌肉紧张度最小 , 可提升平均速度 , 也可应用后三指扣控鼓棒达更好的效果 , 此法可用在快而细的打击点之中 。 2.MOELLER STYLE:此类挥动鼓棒方式关键在于手臂带动手腕 , 手腕传动鼓棒 , 将力一波波地传至棒尖;如灰皮鞭一般的感受 。 鼓棒由鼓面上方约一、二寸位置 , 手臂带动手腕 , 鼓棒跟随移动 , 手腕提至耳际高度 , 棒尖向前 。 手臂带动手腕向下打击 , 将力传至鼓棒 。 打击后将鼓棒停至一定之高度 , 以手腕手指控制 。 ★以上两种挥动鼓棒方式各有其不同运用感受 , GRADSTONE STYLE可使运棒的打击点更省力 , 可做出较快而细致之打点 , 且肌肉较不紧张 。 手指间的运动与鼓棒的自然运动相互配合 。 MOELLER STYLE将力一波一波由手臂至手腕传至鼓棒 , 可有效地掌控运动方向 , 对于大动作之移动或位置变换非常实用 。 手臂手腕鼓棒一体活动 。 ★不论何种挥动方式或控棒方法 , 最终目的是要将鼓棒与双手合而为一 , 毫无阻碍 。 练习时 , 每个打击点由较慢的速度开始练习 , 体会控棒时的落差 , 提棒与挥下之速度先后关联 , 对于音量的控制与鼓钹等打击面移动变换击点有相当的效用 。 多练习、多感觉手与鼓棒之间配合的不同 , 手指、肌肉的控制与棒之间的关系 , 多去想 , 一定会有想不到的收获的!

-----------------------------------------------

[鼓手教学] 鼓棒动作的『四要素』
槌法的动作 , 在 上一章已经有做大略的说明 , 分别有...~ 自然法、弹跳法、使力法、强力打击法 ~...等 。 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打击 , 在鼓棒或手的动作上来说:就只分为"下"~"上" = "低"~"高" 的两个打击位置 , 当然这只是个基本的鼓棒动作分析 , 至于低到何几?高至何处?这只是引用来做为初学者的一个参考 , 非是绝对论 , 因为各种打击乐器都有它独特的敲击方式.... 这一点我必须特别声明....也请大家要记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