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怎么算,生产工时怎么统计


标准工时如何计算? 工时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状态和生产组织模式下 , 按照产品工艺工序加工完成一个合格产品所需要的工作时间、准备时间、休息时间与生理时间的总和 。
定工时定额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 , 使大多数工人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 部分先进工人可以超出 , 少数工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接近平均先进水平 。

合理的工时定额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 促进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 。 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 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 , 工时定额定期进行修订 , 以保持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 。
标准工时=正常工时+宽放时间(正常工时=观测工时*评比因素)(标准工时=生产一个良品的作业时间)
测标准工时需要的条件是:
a、作业人员都是经过良好训练的熟练操作工 , b、必须是正常速度 , c、所有物品都是良品 , 在以上条件下然后需要用码表测出从第一个工序到最后一个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反复测量取平均值.
用所得的平均值除以85%即得到标准工时.(为什么取以85%,因为考虑人不可能象机器,而我们的嫁动率在正常情况下需达到85%)
扩展资料:
2011年7月1日 , 由天津市保险行业协会、汽车维修汽车用品行业协会共同协商制定的《天津市事故车辆修复工时定额标准》 。 针对保险事故车辆易损的3000多个部位 , 根据其修理工作量、难易和复杂程度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工时定额标准 。
在工时费单价方面 , 考虑到不同等级的轿车整车价值相差较大 , 将轿车分为微型、普通型、中级、中高级、高级5个等级 , 适用不同工时费单价

标准工时怎么算 人工时计算方法如下:
1、出勤工时:为实到人数与每日标准工作时间数(8小时)之乘积 。
2、受援工时:为接受支援人数与实际支援时间之乘积 。
3、加班工时:为加班人员与加班时间之乘积 。
4、实勤工时:出勤工时+受援工时+加班工时 。
5、除外工时:为当日非发生于生产之工时 。
6、生产总工时:实勤工时—除外工时 。
7、异常工时:为当日因各种因素造成生产部无法正常生产而耗费的人工工时 。
8、总标准工时:为当日生产之各产品入库总数与各产品之单一标准工时之乘积之和 。
9、异常工时:将影响当日生产所发生之状况分别填写实际时间 。
10、除外工时:将当日发生于生产中无法抗拒之工时 , 分别填写实际发生之工时 。
11、生产工时:为当天生产此工令所发生的实际工时 。
12、差异工时:为产出标准工时与生产工时之差 , 生产效率=总标准工时\生产总工时×100% , 总标准工时=产出数×单一产品标准工时 。
注:计算的相关注意事项:
1、用人单位每周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
2、因生产经营需要 , 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 , 一般每天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
3、特殊原因每天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
4、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 。
扩展资料:
反映工时的统计指标一般有:
1、日历工时 , 表示报告期全部可以利用的时间(包括公休和假日时间) 。
2、制度公休工时 , 指国家(或企业)规定的公休 , 节假日中职工应休息的天数之和 。
3、制度工作工时 , 指国家规定职工应工作的工时 , 即每天8小时或每周40小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