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定笔迹,模仿笔迹太像鉴定不出来咋办


笔迹鉴定怎么鉴定? 笔迹鉴定之笔迹特征及鉴定方法

一、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笔迹, 是书写动作通过书写工具在书面上留下的痕迹, 使每个人的写字所特有的形象 。 通过笔迹, 可能反映出书写人或撰稿人的用词造句习惯, 即书面语言习惯;此外还可能反映出书写人的文字布局习惯 。
而笔迹检验, 既是通过对可疑笔迹和嫌疑人的笔迹进行比较鉴别, 确定是否为同一人的笔迹, 或确定检材是否为某人书写的一项专门技术, 其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笔迹中反映的书写动作习惯特征、文字布局和书面的语言特征, 用以分析时间情况, 为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 。
书写习惯是经过长期练习和书写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一种技能, 是由语言、文字作为主要刺激物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来的一种巩固的动力定型 。
书写习惯与笔迹两者是客体与客体反映对象的关系 。 书写动作表现为笔迹, 而书写习惯寓于书写动作之中 。 书写习惯只有通过笔迹才能表现出来, 才能被认识和运用 。 因为没有笔迹就无从考察书写习惯, 认识书写习惯必须从研究笔迹入手 。 笔迹鉴定就是通过分析比较检材笔迹与供鉴定人的样本笔迹, 确定两者是否由同一人书写习惯体系的反映, 从而根据习惯体系的异同, 肯定或否认检材笔迹的书写人, 为司法或动提供有力的依据 。
书写习惯本身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 书写习惯的特定性表现在每个书写人的书写习惯体系是特定的, 与其他人都不相同, 一个人书写一定的文字手稿, 在其反映出的书写动作、文字布局、书面语言三方面习惯中, 有一部分习惯是很多人共有的, 有一部分习惯是一部分人少有的、甚至是特有的, 那些共有的、少有的、特有的书写习惯便构成各人书写习惯体系, 是一习惯区别于另一习惯的本质 。 同时, 书写习惯又有其相对的稳定性, 其习惯体系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而不发生根本的改变 。 书写习惯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鉴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 书写习惯体系可能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书写工具、以及个人可以伪装等, 但从总的方面讲, 在一定时期内, 这些改变不会对鉴定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
二、笔迹特征
笔迹特征是书写习惯的反映 。 书写习惯与笔迹特征两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即客体与客体与反映形象的关系 。 笔迹鉴定中最常见的文字符号是汉字、拼音文字、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 。 根据汉字的结构和书写特点, 汉字笔迹特征分为书写动作一般状况特征、文字布局特征、书面语言特征四个方面 。 本文主要从汉字的书写动作局部特征做一番论述 。
书写动作局部特征是书写动作习惯的直接反映, 是书写动作的空间位置特点、动作形态特点、动作顺序特点和有若干书写动作所构成的文字结构整体特点的集中反映 。 书写动作局部特征是笔迹鉴定认定书写人的主要依据 。 具体包括:
1、运笔特征 。 书写汉字的运笔动作, 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方面, 书写任何一格笔画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 所以运笔特征也相应表现在起笔特征、行笔特征、收笔特征、笔力特征和笔画基本形态特征五个方面 。
由于一个起笔、行笔、收笔动作不同, 整个笔画构成特殊形态, 称为笔画基本形态特征, 亦称笔形特征 。 如点画形成竖点、横点、弧形点、撇画点等 。 运笔动作则是最精细、最复杂的书写动作, 所以运笔特征特定性强, 稳定程度大, 鉴定价值高, 被喻为“特征中的精华” 。
2、笔画交叉、连接搭配特征 。 是指两个以上比画组成独体字或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时形成笔画间相互关系的特点 。 笔画间存在相交、相连、相邻三种关系, 由此形成笔画交叉特征、笔画搭配特征、笔画连接特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