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怎么申请,工资延期半个月给


劳动仲裁怎样申请
仲裁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 并依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 。 申请书应载明法定内容, 包括: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 可以口头申请, 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 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仲裁委员会在受到申请后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不予受理或5日内不作出任何答复的, 申请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 决定受理的, 应当制作受理决定并送达申请人, 并在受理后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 被申请人应当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 但是不提交答辩书的, 不影响案件的仲裁 。

我应该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作为劳动者, 遇到劳动争议, 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权 。 那么, 劳动仲裁的程序应该怎么走呢?在办理劳动仲裁手续之前, 还应注意在法定期限内及时申请劳动仲裁 。 法律上,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是多久?下面会给你更详细的解读 。
一、如何进入劳动仲裁程序
仲裁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并按照被申请人数量提交副本 。 申请书应当载明法定内容, 包括: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用人单位的名称和住所,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
2.仲裁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书面申请仲裁确有困难的, 可以口头申请, 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录并告知对方 。 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5日内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答复的, 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决定受理申请的, 应当作出受理决定并送达申请人, 申请副本应当在受理后5日内送达被申请人 。 被申请人应当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 但未提交答辩书不影响案件的仲裁 。
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限是多久
根据现行劳动法, 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限为60天 。 为了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延长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 完善了时效中断和中止制度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 。 仲裁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
同时规定诉讼时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 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 仲裁时效期限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 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期限内申请仲裁的, 仲裁期限中止 。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 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
此外, 法律还规定,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拖欠劳动报酬纠纷的, 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 应当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1、劳动者自权益受损之日起一年内, 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提交劳动仲裁申请;2、仲裁委五日内审理并答复申请人的仲裁申请;3、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做出仲裁裁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