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怎么种植红薯?红薯高效种植技术介绍有哪些?


【红薯】怎么种植红薯?红薯高效种植技术介绍有哪些?

文章插图

红薯种植
红薯种植技术介绍
一、苗床育苗
催芽育苗是整个反季节栽培的重要环节 , 育苗时间适当提早于2月中旬把种薯 , 移入保护地苗床育苗 。 苗床使用双层薄膜保护 , 种薯整齐排列 , 盖一层细土后平铺一层地膜 , 再拱架盖一层薄膜 , 以提高苗床地温 。 及时在平铺地膜上打孔引苗 , 以免晴天高温烧坏嫩苗 。 苗床第1个月每7天喷1次水 , l个月后每星期喷2次水肥加新高脂膜 , 防止病菌侵染 , 保护幼苗茁壮成长 。 (株高达15厘米时)每7-10天剪一批 , 自第1次剪菌开始每星期喷2次水肥 , 浓度适当加大 , 保证再生幼苗养分供给 。
二、施足基肥
选壤土择沙地块 , 早春结合耕翻亩施农家肥2-3吨 , 尿素15公斤 , 磷肥20公斤 。
三、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可以起到增温保墒作用 , 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 , 能增加土壤的昼夜温差 , 种植红薯一般可采用高垄覆盖双行交错栽插方式 , 整距60厘米 , 覆盖面50厘米 , 小行40厘米 , 株间交错 , 株距33厘米 , 亩留4000株左右 , 垄高适中 , 如栽植期间过于干旱 , 可采用平盖平栽 , 以利幼苗生长 。
四、适时早栽
适时早插 , 合理密植: 4月中旬是幼苗插植适期 , 此时常年早春气温回暖基本稳定 , 栽秧适期是晚霜结束后10厘米地温达15℃以上时即可开始栽秧 , 上年冬或当年初提早翻耕晒白 , 种植时再起垄整畦 。 畦带为宽50cm , 4月上、中旬根据苗床出苗速度陆续剪苗插植 , 采用线平插方式 , 增加薯苗入土节数以提高结薯数 。 每亩插3500-4000株 , 株距33cm左右 。 插植时间不宜超过4月20日 , 否则收获时间推迟 , 将影响连作晚稻的插秧季节
适时早栽是红薯增产的关键 , 在适宜的条件下 , 栽秧越早 , 生长期越长 , 结薯早 , 结薯多 , 块根膨大时间长 , 产量高 , 品质好;栽秧过晚 , 生长期缩短 , 红薯少而小 , 产量低品质差 , 栽秧适期是晚霜结束后10厘米地温达15℃以上时 , (4月中旬左右)地膜覆盖可适当提早、即可开始栽秧 , 为提高栽秧质理确保苗旺 , 栽秧时要剔除“老硬苗”和弱病苗 , 选用壮苗栽插 , 栽时最好将大小苗进行分级 , 分别栽插 , 使其均衡生长 , 为防治红薯黑班病 , 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秧苗基部2-3寸、10分钟 。 红薯应在保证成活的基础上争取浅栽 , 栽插深度一般以5-6厘米为宜 , 栽插时要求封土严密 , 深浅一致 , 使叶片露出地面 , 浇水时不沾泥浆 , 秧苗露头要直 , 秧不宜露的过长 , 以防大风甩苗影响成活 。
五、田间管理
1、扎根缓苗阶段的管理
扎根缓苗阶段是从栽后长出新根到块根开始形成 , 历时1个月左右 。 红薯定栽后要及时查苗补苗 , 以保证全苗 , 栽秧后 , 如遇大旱 , 应及时浇缓苗水 , 以利扎根成活 。 一般在栽插后 , 要浇一次 , 以后每隔10-15天中耕一次以松土 , 提温 , 消除杂草 , 适时喷洒新高脂膜促进植株迅速生长利于根形成 。
2、分枝结薯阶段管理
栽插后30-40天随着温度升高 , 茎叶生长加快 , 块根继续形成膨大应及时加强水肥管理 , 如遇天旱可随水亩追5-8斤尿素 , 浇后要及早中耕松土保墒 。
3、茎叶盛长块根膨大阶段的管理
7月上半旬至8月下旬此期茎叶盛长块根膨大 , 叶面积系数达到最大 , 一般在这一时期 , 要做到促中有控控中有促 。 此期正值雨季 , 温度高 , 植株生长快 , 为防止徒长 , 可用50PPM的多效唑液加地果壮蒂灵在田间均匀喷打 , 以叶面沾满药液而不流为佳 , 可促进果实发育 , 使红薯优质高产 。 在此期 , 地下部块根迅速膨大 , 如遇伏旱 , 需浇水 , 但水量不宜过大 , 为促进薯块膨大 , 可亩用膨大素一袋(12)克兑水15公斤隔7-10天喷一次 , 连喷两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