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瓜州县产业兴旺促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酒泉日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瓜州县产业兴旺促乡村振兴
初夏五月 , 在瓜州县七墩乡汇源村田间地头 , 农户正抢抓农时 , 对青苗进行破膜、引苗等田间管理作业 , 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 据了解 , 今年 , 瓜州县七墩回族东乡族乡汇源村种植玉米等农作物5000多亩 , 为发展肉牛养殖全力提供饲草储备 。
47岁的汇源村村民赵武以前靠在外打工为生 , 2019年 , 看到养牛前景广阔 , 政府补贴力度大 , 赵武决定回乡发展养殖业 , 经过三年打拼 , 赵武走上了致富路 , 家里添了新车 , 新建了牛圈 , 日子过得“芝麻开花节节高” 。
“今年我们乡实施养殖专业示范村建设 , 我想抓住这个机会 , 继续扩大养牛规模 。 ”赵武说 。
今年以来 , 瓜州县七墩乡立足当地资源 ,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善于养殖优势 , 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 , 在肉牛产业上做文章 , 探索出种养结合、资源循环、生态发展的现代化养殖新模式 , 带动群众致富 , 助力乡村振兴 。
“今年 , 我乡依托丰富的饲草资源 ,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 坚持市场交易推动、养殖大户带动的‘市场+农户’循环经营模式 。 通过发动乡域内有经验的养殖能手、有养殖意愿的村民 , 积极加入产业发展队伍 , 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 让群众享受产业发展红利 , 增强致富能力 , 以产业造血 , 让村民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 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 ”瓜州县七墩乡党委书记俞正斌说 。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 , 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食品工业 , 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 。 瓜州县以发展现代丝路寒旱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为方向 , 以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 , 坚持“西片乡镇蜜瓜设施、东片乡镇枸杞草畜、南片乡镇草畜文旅”的产业发展思路 ,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乡村振兴的投资入库项目 , 出台优惠政策 , 整合资产资源 , 提升地域品牌价值 , 着力打造绿色枸杞、高端蜜瓜、生态牛羊三个1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 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瓜州县产业兴旺促乡村振兴】在瓜州县沙河乡临河村戈壁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 村民穆玉辉种植的大棚西瓜正处坐果期 , 一株株嫩绿的西瓜秧苗正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
“今年 , 在乡上的大力支持下 , 我承包了50座钢架大棚 , 种植康乐6号西瓜 , 口感好 , 糖分高 , 绿色无污染 , 预计7月初成熟上市 , 目前已有多家经销商提前订购 。 西瓜总产量预计达到10万公斤 , 一栋大棚一年纯利润能达到1万余元 。 ”瓜州县沙河乡临河村种植户穆玉辉说 。
近年来 , 瓜州县沙河回族乡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因地制宜、扶强带贫”的方针 , 采取“县投资、乡监管、户受益”的模式 , 整合扶贫资金100万元 , 倾力打造设施农业产业带 , 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快速发展 , 吸纳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就业 。
“我乡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实际 , 发挥独特的自然和传统种植优势禀赋 , 大力发展大棚蔬果种植 , 持续放大特色农业示范带动效应 , 从单一的传统种植业过渡到多元化的特色农业 , 打造了特色农产品名片 , 形成了西瓜、油桃、圣女果、人参果等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 , 不断推动全乡农业产业链融合提升 , 持续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 ”瓜州县沙河乡乡长李超说 。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基础 。 瓜州县以绿色发展为抓手 , 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 通过政策扶持、新品种推广、技术指导等方式 , 引导扶持各乡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 强化自身“造血”功能 , 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 同时 , 瓜州县持续加大内培外引力度 , 累计培育壮大市级以上新型经营主体133家 , 成功获批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 积极探索推行“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发展模式 , 全省首个社会资本投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试点项目稳步推进 , 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 , 全县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17.1万亩 , 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李晓霞 张晓彤 马昱 马其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