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灵香草,中药材


《天下中草药汇编》:灵香草
拼音Línɡ Xiānɡ Cǎo
别号零陵草、广零陵香、驱蛔虫草、满山香、熏衣草
起原报春花科排草属草木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以地上全草入药 。 春夏秋均可收集,阴干备用或鲜用 。
性味甘、淡,平 。
功能主治清热,行气,止痛,驱蛔 。 用于伤风头痛,牙痛,咽喉肿痛,胸满腹胀,蛔虫病 。
用法用量3~5钱 。
《中华本草》:灵香草
拼音Línɡ Xiānɡ Cǎo
别号蒙州零陵香、排草、香草、零陵香、广零陵香、熏草、熏衣草、驱蛔虫草、驱虫草、闹虫草、尖叶子
出处现代药用零陵香经考据除唇形科罗勒属草木外,尚包孕报春花科草木灵香草,因《本草图经》所附”蒙州零陵香”图的形状与本品类似 。 《草木名实图考》所载”排草”的产地及附图形状亦似本品 。 零陵香的现代文献资料,拜见唇形科”罗勒”条 。
起原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草木灵香草的全草 。
拉丁草木生物矿物名:Lysimachin
【【药材】灵香草,中药材】采收和贮藏:一年四季可收,但以冬天采收为好,其产量多,质量好,将全株拔起,去净泥沙,烘干或阴干 。 要留意防火 。 为了持续消费,只采收地上局部,从根部4-5cm处割收,不撤除根,以利再生 。
原形状多年生草本,株高20-60cm 。 全株腻滑无毛,干后有浓郁香气 。 越年老茎爬行,收回少数纤细的须根,昔时生茎部为老茎的单轴延长,上升或近竖立,草质,具棱,棱边偶然呈狭翅状,绿色 。 叶互生,位于茎真个平日较下部的大1-2倍;叶柄长5-12mm,具狭翅;叶片广椭圆形至卵形,长4-11cm,宽2-6cm,先端锐尖或稍钝,具短骤尖头,基部渐狭或为阔楔形,边沿微皱呈波状,草质,干时两面密布极不分明的下陷小点和稀少的褐色无柄腺体,侧脉3-4对,网脉平日不分明 。 花单出腋生;花梗纤细,长2.5-4cm;花萼淡绿色,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宽2.5-5mm,先端渐尖,偶然呈钻状,草质,两面若干被褐色无柄腺体;花冠黄色,5深裂,长12-17mm,裂片长圆形,宽6-9mm,先端圆钝;雄蕊5,花丝基部与花冠合生约0.5mm 。 别离局部极短,花药长4-5mm,基部心形,宽约1.75mm,顶孔开裂;子房上位,1室,胚珠少数,花柱棒状,长5-7mm 。 蒴果近球形,果皮灰白色,膜质,直径6-7mm,不开裂或先端浅裂 。 种子粗大,少数,黑褐色,有棱角 。 花期5月,果期8-9月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700m的山谷溪边和林下腐殖质泥土中 。
资本散布:散布于湖南西南部、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东南部 。
种植生物学特征喜阴凉和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4.9℃,月平均温度13-19℃,相对湿度85%以上,隐蔽度为75%,夏秋低温时节日均温度不超越30℃为宜,泥土宜选深山阴凉潮湿,具备落叶层而富含腐殖质排水优越的杂木林地 。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衍和扦插繁衍 。
种子繁衍 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9月上旬,因种植周期长,故普通罕用此法 。
2.2.扦插繁衍:每一年4-5月持续,拔取壮粗、无病虫害的昔时生植株,剪取长约4-5cm的插条,每插条带1-2片叶,按行株距6cm×5cm扦插,入土3/4为好,然后压紧,倒水,坚持泥土潮湿,普通每1hm(2)用种苗:1125kg左右 。
田间管理 每一年除草两次,第1次在着花前(2-3月),第2次在10-11月 。 同时连系施氮磷钾复合肥2次,可提高产量 。 病虫害防治有细菌性软腐病和排草斑枯病,为害叶片、茎杆等 。
防治办法 田间病叶率到达1%-2%或烂顶率达0.1%,可用农用链霉素2×l0(-4)+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结果可达80%-90%以上 。 残效期1个月左右 。 冬天清园处置和销毁残体,增加越冬病源 。 栽种时持续种苗消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