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青城山在哪里,现在青城山的后山千万不要去


青城山位于哪里?四川成都都江堰
青城山在那里!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 , 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 , 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 。 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 , 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 , 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 , 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 , 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
青城山在哪儿 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都江堰风景区内 , 东距成都68公里 , 距都江堰仅10多公里 。 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2007年)米 , 林木青翠 , 四季常青 , 诸峰环峙 , 状若城廓 , 故名青城山 , 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 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 。 1940年前后 , 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举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 。 他寻幽探胜 , 泼墨弄清彩 , 作品愈千幅 , 还篆刻图章一方 , 自号"青城客" 。 六十年代 , 张大千在远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罗画民巨幅《青城山全图》 , 供自己及家人卧游 。 晚年自云:"看山还故乡青" , "而今能画不能归" , 终身对故乡青城仙山充满着眷恋之情 。

青城山上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 道教发源地之一 。 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 , 并在此羽化 。 此后 , 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 , 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 。

张道陵 , 原名张陵 , 客居四川 , 学道于鹤鸣山中 , 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 , 自称出于太上老君口授 , 并根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 , 奉老子为教主 , 以《道德经》为经典 , 创立了五斗米道 , 又称天师道 , 被后世尊为天师 , 改其名为张道陵 。

青城山分前、后山 。 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 , 约15平方公里 , 景色优美 , 文物古迹众多 , 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 水秀、林幽、山雄、蔚为奇观 , 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

古人记述中 , 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

自古以来 , 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 。 青城山空翠四合 , 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 。 道观亭阁取材自然 , 不假雕饰 , 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 , 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 。

堪称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 。 其中圣灯(又称神灯)尤为奇特 。 上清宫是观赏圣灯的最佳观景处 。

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 , 夜幕降临后 , 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 , 闪烁飘荡 , 少时三、五盏 , 忽生忽灭 , 多时成百上千 , 山谷一时灿若星汉 。 传说是"神仙都会"青城山的神仙们 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 , 称为圣灯 。 实际上 , 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 。

前山景点

建福宫:座落于丈人峰下 , 山门左侧 。 始建于唐代 , 后经历代多次修复 , 现仅存两殿三院 。 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 , 气度非凡 。 其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 , 西行1千米 , 即至岩石耸立 , 云雾缭绕的"天然图画" 。 宋代诗人范大曾在此为宋帝祈祷 , 皇帝特授名为"瑞庆建福宫" 。 诗人陆游有诗描写当时的确良建福宫是"黄金篆书榜金门 , 夹道巨竹屯苍云 。 岩岭划若天地分 , 千柱眈眈在其垠" , 观宫内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遗址 , 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 。

天然图画位于建福宫与天师洞之间 , 海拔893米 , 两峰夹峙 。 游人至此 , 可见亭阁矗立于苍崖立壁、绿荫浓翠之间 , 如置身画中 。 亭阁后是常有丹鹤成群 , 唳于山间的驻鹤庄;右有横石卧于两山之间的悬崖上 , 被称为"天仙桥" , 传为仙人聚会游戏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