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肠道湿气重有哪些症状,结肠湿气的症状有哪些( 四 )


中医认为 , 湿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 , 湿与寒在一起 , 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 , 被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 , 被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 , 被称为暑湿 。
湿邪如不去除 , 可使病情迁延难愈 , 如何知道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 , 可从以下五大信号判断 。
信号一 舌苔厚腻
假如您哪一天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舌苔非常的厚或者发现自己的舌体胖大 , 并且舌头边缘还伴有非常明显的齿痕的话 , 那就证明您体内的湿气太重来了 , 应该及时的调理过来 。
如果还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 , 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 , 或眼袋明显 , 这些信号说明体内的湿气较重 。
信号二 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 , 如果大便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 , 不成形 , 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 , 这也说明你的体内有湿 , 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
信号三 食欲差
如果到了该吃饭的时候 , 没有饥饿的感觉 , 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 , 在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 。 这种现象也是脾胃功能较弱 , 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 , 且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夏季 。
信号四 小腿肚发酸
假如您在早上起床后会突然感觉自己的小腿肚非常的酸痛 , 并且感觉很沉重的话 , 还有的人会发现最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的话 , 那证明您出现虚胖的现象 , 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
信号五 精神状态差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 , 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 , 身体特别疲乏 , 懒得活动 , 有头昏脑涨之感 , 易困倦 , 记忆力减退 。
其实这一点不难解释 , 古人说“脾气一虚 , 肺气先绝” , 说明脾气虚到一定程度 , 肺金失养 , 就容易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的表现 。
体内湿气重的原因
环境因素导致体内湿气重
外湿致病 , 多因患者伤于雾露 , 或汗出沾衣 , 或水中作业 , 或涉水淋雨 , 或居于潮湿之处而得 。
发病有由表入里的转变规律 , 因病变部位的不同而症状各异 。 浅则伤人皮肉筋脉或流注于关节 , 深则可入脏腑 。
如湿郁肌表 , 可见恶寒无汗 , 发热体酸 , 头重如裹 , 身重而痛等症;湿阻经络 , 则见肢体重着酸痛 , 或经脉拘急或痉挛等症状;湿着筋骨成为湿痹 , 又可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等症状 。
外湿侵袭人体 , 还常兼有风、寒、暑、热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机特性 , 临床上也常以此作出病因或病性诊断 , 以为治疗依据 , 如寒湿相兼、风湿相兼、湿热相兼 , 或风寒湿三者相兼等 。
第2页
内湿可因外湿侵入人体 , 影响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 , 称为湿困脾土 。 也可因饮食不当、劳倦思虑等原因损伤脾脏 , 或因肾阳衰弱引致脾阳不振而形成 。
因脾主运化 , 与人体内水液的代谢和输布密切相关 , 脾脏虚损 , 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 则人体内水液聚而成湿 , 甚至积而成水 。
内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 , 精神困倦 , 食欲不振 , 口腻不渴 , 胸闷痞满 , 呕吐痰涎 , 便溏泄泻 , 或尿少浮肿 , 或妇女白带量多等症状 。
内湿在人体内还可进一步演变发展 。 如上入胸膈 , 则可形成湿蔽清阳 , 严重者可产生神识如蒙的症状;或胸络痹阻 , 发生胸痹胸痛 。 如壅结于大肠 , 又可见大便下血、血色不鲜 , 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症状 。 其病证性质又有寒热虚实的不同 。
饮食习惯导致体内湿气重
食物通过胃的消化脾的运化后进入小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