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识 【养殖方法】红叶小檗的养殖方法 养殖红叶小檗的注意事项


红叶小檗 , 又称紫叶小檗 。 它的颜色鲜艳夺目 , 常用作与花篱或在园路角隅丛植 , 是叶、花、果俱美的观赏花木 。 那么红叶小檗是如何养殖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啊!

基本知识 【养殖方法】红叶小檗的养殖方法 养殖红叶小檗的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红叶小檗的养殖方法(基本知识):最佳繁殖时间:扦插可以在6、7月份进行;分株法除夏季外 , 其他季节均可进行;播种在春季进行;
最佳生长土壤:红叶小檗对各种土壤都能适应 , 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佳;
生长湿度要求:红叶小檗喜凉爽湿润的环境 , 最好保持在90{bf}以上;
最佳生长温度:红叶小檗最佳生长温度在温度25℃左右;
最佳生长光照:红叶小檗喜阳也耐阴 , 不畏炎热高温 。
基本知识 【养殖方法】红叶小檗的养殖方法 养殖红叶小檗的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养殖红叶小檗的注意事项:施撒肥料:
红叶小檗的幼苗成活长出新叶后 , 要注意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 如果出现叶片发黄等现象 , 要及时进行追肥 。 追肥可采取根部和叶面施肥 , 根部施肥以农家肥为主 , 叶面施肥采用液体肥料进行叶面喷施 , 可用0.5{bf}的尿素 , 每隔7~10 d喷施1次 , 二级侧根形成之后 , 喷施0.5{bf}尿素和0.5{bf}磷酸二氢钾溶液 。
浇水要点:
红叶小檗对水分要求不严.苗期土壤过湿会烂根 。 盛夏季节宜放在半阴处养护 , 其他季节应让它多接受光用;浇水应掌握问干间湿的原则 , 不于不浇 。
修剪要领:
紫叶小檗萌蘖性强 , 耐修剪定植时可行强修剪 , 以促发新枝 。 入冬前或早春前疏剪过密枝或截短长枝 , 花后控制生长高度 , 使株形圆满 。 施肥可隔年 , 秋季落叶后.在根际周围开沟施腐熟厩肥或堆肥1次 , 然后埋土并浇足冻水 。 由于它的萌蘖力强 , 在早春或生长季节 , 应对茂密的株丛进行必要的疏剪和短执 , 剪去老枝、弱枝等 , 使之萌发枝新叶后 , 有更的观赏效果 。
繁殖要点:
红叶小檗多用播种、扦插和分株进行繁殖 。
播种:紫叶小檗在北方易结实 , 故常用播种法繁殖 。 秋季种子采收后 , 洗尽果肉 , 阴干 , 然后选地势高燥处挖坑 , 将种子与沙按1:3的比例放于坑内贮藏 , 第二年春季进行播种 , 这样经过沙藏的种子出苗率高 , 播种易成功 , 也可采收后进行秋播 。
扦插:可用硬枝插和嫩枝插两种方法 。 六七月取半木质化枝条 , 剪成10至12厘米长 , 上端留叶片 , 插于砂或碎石中 , 保持湿度在90{bf}左右 , 温度25℃左右 , 20天即可生根 。 秋季结合修剪 , 选发育充实 , 生长健壮的枝条作插穗 , 插于砂或碎石中 , 第二年春天可移植出棚 。
分株:紫叶小檗萌芽力强 , 生长速度快 , 植株往往呈丛生状 , 可进行分株繁殖 。 分株时间除夏季外 , 其他季节均可进行 。
病虫防治:
红叶小檗最常见的病害是白粉病 。 此病是靠风雨传播 , 其传播速度极快 , 且危害大 , 故一旦发现 , 应立即进行处置 。 其方法是用三唑酮稀释1000倍液 , 进行叶面喷雾 , 每周一次 , 连续2-3次可基本控制病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