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胡萝卜的秋季田间管理要点


胡萝卜(Daucus carrot), 又称甘荀, 是伞形科胡萝卜, 属二年生草本植物 。 以肉质根作蔬菜食用 。 原产亚洲西南部, 阿富汗为最早演化中心, 栽培历史在2000年以上 。

【胡萝卜】胡萝卜的秋季田间管理要点

文章插图

胡萝卜的形态特征 胡萝卜为直根系, 主要根系分布在20~90厘米土层内, 深180~250厘米 。 直根上部包括少部分胚轴肥大, 形成肉质根, 深入土面以下, 其上着生四列纤细侧根 。 肉质根形状有圆、扁圆、圆锥、圆筒形等 。 根色有紫红、桔红、粉红、黄、白、青绿 。 主要由次生韧皮部构成, 木质部细小, 称心柱 。 直根外部光滑 。 叶丛生于短缩茎上, 为三回羽状复叶 。 叶柄细长, 叶色浓绿, 叶面积小, 叶面密生茸毛, 肉质根贮藏越冬后抽薹开花, 先发生主薹, 再生侧枝, 每一花枝都由许多小的伞形花序组成一个大的复伞形花序 。 一株上常有千朵以上小花, 花期约一个月, 完全花, 白色或淡黄色, 虫媒花 。 双悬果, 成熟时分裂为2, 一般误称为种子, 椭圆形, 皮革质, 纵棱上密生刺毛 。 种胚很小, 常发育不良或无胚, 出土力差, 发芽率低达70%左右 。 二年生草本, 高15-120厘米 。 茎单生, 全体有白色粗硬毛 。 基生叶薄膜质, 长圆形, 二至三回羽状全裂, 末回裂片线形或披针形, 一般长5-15毫米, 宽0.5-4毫米, 顶端尖锐, 有小尖头, 光滑或有糙硬毛;叶柄长3-12厘米;茎生叶近无柄, 有叶鞘, 末回裂片小或细长 。 复伞形花序, 花序梗长10-55厘米, 有糙硬毛;总苞有多数苞片, 呈叶状, 羽状分裂, 少有不裂的, 裂片线形, 长3-30毫米;伞辐多数, 长2-7.5厘米, 结果时外缘的伞辐向内弯曲;小总苞片5-7, 线形, 不分裂或2-3裂, 边缘膜质, 具纤毛;花通常白色, 有时带淡红色;花柄不等长, 长3-10毫米 。 果实圆卵形, 长3-4毫米, 宽2毫米, 棱上有白色刺毛 。 花期5月上旬-7月中旬 。 秋季是胡萝卜生长的关键时期, 加强田间管理, 至关重要 。 1、播种:胡萝卜为秋季主要蔬菜之一, 在立秋前后播种, 常采用撒播的方法, 一般光籽种子亩用种量1.5斤, 毛籽种子亩用种量为2─3斤 。 播完后搂耙畦面后用脚压实 。
2、间苗、中耕锄草:1─2片真叶时第一次间苗, 株距3厘米 。 而后浅锄, 除草保墒, 促使幼苗生长 。 第二次间苗在3―4片真叶时, 4─5片叶时定苗, 中小型品种株距为10厘米, 大型品种株距为13─15厘米, 并进行第二次中耕 。
3、灌溉与施肥:幼苗期前促后控, “定橛期”后, 肉质根根头部粗大约与手指相当时, 是肉质根生长最快的时期, 应及时浇水, 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 收获前半月停水 。 胡萝卜一般追肥2次, 第一次追肥在出苗后20─25天, 有3─4片真叶时进行, 一般亩施尿素15斤左右, 过磷酸钙18斤、氯化钾5斤;第二次追肥应在出苗后40─50天定苗时进行, 一般亩施尿素20-25斤、过磷酸钙8斤、氯化钾8斤 。
一要及时间苗、加强中耕和除草在整个生育期内, 胡萝卜需要进行两次间苗, 第一次间苗在1~2片真叶时, 而后浅锄, 除草保墒, 促使幼苗生长 。 第二次间苗在3~4片真叶时, 并借此定苗为好, 中小型品种株距为10厘米, 大型品种株距为13~15厘米, 并进行中耕 。 合理密植是胡萝卜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密度过大, 易使植株相互遮荫, 光合作用减弱, 尤其是下部叶片易提早衰亡, 最后遭致减产 。
二要科学运筹肥水出苗期不能缺水, 要保持土壤湿润, 过干过湿均不利于种子萌动和出土 。 在生育期内应追肥2~3次, 第一次追肥在胡萝卜破土期进行, 结合浇水, 亩追腐熟人粪尿1000公斤或尿素20公斤, 隔20天后再追第二或第三次肥, 每次追施尿素15~20公斤, 并适当追加少量钾肥 。 进入叶片旺盛生长期, 应适当控水, 防止徒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