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在床两月,暴瘦30斤!北京医生让他重新走起来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请问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孙医生吗?我姥爷因病瘫在床不能吃饭, 两个月瘦了30多斤 。 请您救救他?”
4月上旬,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组主治医师孙振兴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 。 患者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 在当地医院的推荐下, 特向他来求助 。
原来, 患者被当地医院确认寰枢椎脱位, 瘫在床, 加上吞咽困难, 只能吃米汤等流食, 接近1米8的身高, 近两个月暴瘦了30多斤, 双腿疼痛难以睡眠, 身子虚弱到连筷子都握不住 。 来院完善必要检查后, 孙振兴确诊患者除寰枢椎脱位外, 还合并了其他4大病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管狭窄、颈椎滑脱不稳、腰椎管狭窄, 病情严重需尽快手术治疗 。
寰枢椎脱位是指先天畸形、创伤、退变、肿瘤、感染炎症和手术等因素造成的寰椎与枢椎(第一和第二颈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 发生的关节功能障碍和/或神经压迫的病理改变, 严重时可导致椎动脉损伤、呼吸暂停以及大面积脑梗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手术的治疗风险和难度都具有挑战性 。 椎管狭窄主要是指多种原因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而形成的临床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腰腿疼痛、感觉减退、肌肉萎缩、下肢无力和大小便障碍等 。
孙振兴介绍, 患者的吞咽困难与寰枢椎脱位有关, 手脚无力则与颈椎管狭窄、颈椎滑脱不稳和腰椎管狭窄有关, 双腿疼痛与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有关, “要解决吃饭、手脚无力和双腿疼痛的问题, 需要一并解决这四种病 。 ”孙振兴说 。
然而手术方案让他“犯了难”:患者还有贫血、低蛋白等各种营养不良性疾病, 如果选择一次大手术全部解决, 身体能否经受住打击?但若选择在短时间内连续做两次麻醉手术, 除了身体耐受问题, 若神经损伤继续加重会很难恢复, 而瘫痪时间越长, 血栓形成的风险越高……
【瘫痪在床两月,暴瘦30斤!北京医生让他重新走起来】
瘫痪在床两月,暴瘦30斤!北京医生让他重新走起来
在神经外科两位专家王贵怀和王劲的支持和指导下, 孙振兴与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充分评估, 并与患者与家属详细沟通后, 制订了“四术合一”的挑战性方案——“寰枢椎复位椎间融合固定+颈椎管扩大减压+颈椎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微创通道显微镜下腰椎管减压术” 。
术中, 孙振兴主刀, 首先对寰枢椎脱位进行处理 。 显微镜下, 孙振兴手持显微器械谨慎游离硬膜囊、神经根、椎动脉与椎旁静脉丛, 避免损伤椎动脉和高位颈髓, 显露出颈椎1到2侧块关节, 用刮匙与超声骨刀对关节进行塑形, 松解出足够空间后, 小心在两侧寰枢椎关节间植入3D打印设计的高强度高融合率的同种异体骨骨块, 加强复位的同时, 减轻螺钉应力, 促进骨融合 。
完成螺钉植入后, 针对颈椎管狭窄, 孙振兴再次在显微镜下, 使用超声骨刀在椎板上1/3处进行半弧状切除, 对脊髓和神经减压, 同时保留大部分正常椎板骨性结构, 防止术后黏连, 维持稳定 。 因患者术前存在颈椎不稳, 术中也发现患者颈椎活动度较大, 孙振兴再次仔细在颈椎置入螺钉行内固定, 复位的同时加强植骨融合 。
为尽可能地降低手术创伤, 缓解患者双腿疼痛症状, 针对患者腰椎管狭窄, 孙振兴采用了显微镜辅助微通道, 仅用腰椎2.5厘米的微创开口, 完成受压迫的下腰椎1/3椎板、黄韧带及椎间盘摘除术 。 手术历时7个小时顺利结束 。
瘫痪在床两月,暴瘦30斤!北京医生让他重新走起来
在重症医学科的精心照料下, 患者术后体征稳定, “谢谢, 感觉轻松多了!”术后患者说出第一句话 。 在护士团队的精心护理和康复科的积极治疗下, 患者不仅恢复了正常饮食, 患者的外孙女还在近日给孙振兴发来了好消息:老人已经能独立行走和吃饭了, 腿也不疼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