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小麦氮素营养失调症如何防治


小麦缺氮症状:植株生长缓慢 , 个体矮小 , 分蘖减少;叶色褪淡 , 老叶黄化 , 早衰枯落;茎叶常带红色或紫红色;根系细长 , 总根量减少;幼穗分化不完全 , 穗形较小 。

【营养】小麦氮素营养失调症如何防治

文章插图

小麦氮过剩症状:长势过旺 , 引起徒长;叶面积增大 , 叶色加深 , 造成郁蔽;机械组织不发达 , 易倒伏 , 易感病虫害 , 减产尤为严重 , 品质变劣 。
沙质、有机质贫乏的土壤 , 不施基肥或大量施用高碳氮比的有机肥料 , 易发生缺氮症状 。 前茬作物施氮过多 , 追肥施氮过多、过晚 , 偏施氮肥 , 容易发生氮过剩症 。
分蘖期至拔节期土壤速效氮(以N计)的诊断指标为:低于20毫克/千克 , 为缺乏;20~30毫克/千克 , 为潜在性缺乏;30~40毫克/千克 , 为正常;高于40毫克/千克 , 为偏高或过量 。 当小麦拔节期功能叶全氮量(N)低于35毫克/千克(干重) , 为缺乏;35~45毫克/千克 , 为正常;高于45毫克/千克 , 为过量 。
小麦缺氮症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培肥地力 , 提高土壤供氮能力;在大量施用碳氮比高的有机肥料如秸秆时 , 应注意配施速效氮肥;在翻耕整地时 , 配施一定量的速效氮肥作基肥;对于地力不匀引起的缺氮症 , 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 。
小麦氮过剩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氮特性和土壤的供氮特点 , 适时、适量地追施氮肥 , 严格控制用量 , 避免追施氮肥过晚;在合理轮作的前提下 , 以轮作制为基础 , 确定适宜的施氮量;合理配施磷钾肥 , 以保持植株体内氮、磷、钾的平衡 。
【【营养】小麦氮素营养失调症如何防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