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小麦中后期管理须跟进


据3月底农业部农情调度 , 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面积比例达86% , 比冬前提高2.3个百分点 , 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 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 。

【小麦】种小麦中后期管理须跟进

文章插图

今年全国小麦面积稳中略增 , 当前苗情长势明显好于上年 , 也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 , 有希望夺取今年夏粮丰收 。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往年相比 , 今年小麦播种量偏多 , 部分麦田群体偏大 , 增加了倒伏、病虫害和“倒春寒”危害的风险 。 特别是随着气温回升 , 小麦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发生面积大 , 扩展速度快 , 防控形势相当严峻 。 同时 , 据中国气象局预计 , 4月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 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 部分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旱情可能持续或发展 , 不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 从现在到收获 , 小麦生产还要经历“干热风”、“烂场雨”、倒伏、病虫害等灾害的威胁 , 抗灾夺丰收任务依然艰巨 。
目前全国大部分冬小麦进入起身拔节期 , 是决定小麦穗多穗少、穗大穗小的关键时期 , 也是加强田间管理、打牢产量基础的重要阶段 。 农业部要求做好如下措施:
一要加强肥水管理 。 针对小麦不同长势、生育进程和土壤墒情 , 分类管理 , 促控结合 , 对群体偏大的旺长麦田 , 肥水后移 , 控旺促壮;对苗情偏弱麦田 , 肥水早攻 , 促弱转壮;对苗情正常的田块 , 施好拔节肥 , 浇好扬花灌浆水 , 施好穗粒肥 , 有效促进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 , 提高小麦单产水平 。
二要加强病虫害防控 。 落实防控属地责任 , 强化病虫监测预警 , 重点阻击好条锈病 , 预防好赤霉病 , 控制好蚜虫、红蜘蛛和吸浆虫的发生危害 , 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 适时开展应急防治 , 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危害损失 。
三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 完善“倒春寒”、“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 提前做好物资、技术等各项准备 , 特别要针对今年部分麦田群体偏大的实际 , 适时采取“一喷四防”措施(即喷施肥药混合液 , 防病虫、防倒伏、防早衰、防干热风) , 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 , 防止小麦早衰 , 减轻病虫和“干热风” 危害 。
四要强化指导服务 。 继续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 , 深入田间地头 , 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 , 完善技术方案 , 加强指导服务 , 帮助农民因地制宜搞好田间管理 。
【【小麦】种小麦中后期管理须跟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