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种甘薯冻害的防治


甘薯冻害, 也称硬心薯 。

【防治】种甘薯冻害的防治

文章插图

〔病害诊断〕薯块受冻, 初时皮色与健薯无明显差别, 只稍失光泽 。 后期可看出薯皮略带暗色, 无光泽, 用手指轻压受冻部分有弹性感觉, 剖开冻薯可见接近薯皮处的薯肉迅速变褐, 不渗白浆, 用手挤压渗出清水 。 一般根据薯肉变褐的速度, 可以推测受冻程度, 变褐速度越快, 说明受冻越严重 。 冻伤的薯块往往形成硬心, 发苦, 煮不烂 。 薯块受冻后, 易招致弱寄生菌寄生, 造成腐烂 。
〔病因〕薯块在9℃以下的低温环境持续较长时间, 就会使薯块的生理机能受到破坏, 使薯肉组织受到冻伤, 形成硬核, 表皮和组织坏死 。 但受冻后, 需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腐烂 。 温度越低, 冻害越重 。 低温持续时间越长, 冻害也越重 。 薯块受冻害, 发生腐烂一般有两次高峰:一次是生产上收获过晚, 在田间就受冻, 称为窖外冻害, 入窖后约15天左右即开始腐烂;另一次是窖贮中期、后期, 因窖浅或防寒保温较差, 窖温低而发生冻害, 继而腐烂 。 一般在4~5℃时持续半个月开始腐烂, 6~7℃时经过1个月才腐烂 。
〔防治措施〕 (1)适时收获, 入窖, 防止薯块受冻 。 甘薯收获适期应掌握当地旬平均气温降低到14~15℃左右时为宜 。 选晴天及时收获, 并应收获当天薯块入窖 。 (2)贮窖消毒, 薯块入窖前, 旧窖的窖壁应铲去一层土, 然后药剂消毒, 每立方米空间用抗菌剂402水剂30~40毫升熏蒸消毒, 或用福尔马林50倍液喷洒窖壁四周, 均需封闭两天然后打开通气, 再过两天后使用 。 (3)精选薯块, 凡带病的、虫咬的、霜打受冻的薯块均应剔除, 不能入窖 。 (4)在收获、运输、入窖贮藏过程中, 要精心操作, 轻拿轻放, 尽量防止产生伤口 。 (5)做好贮窖温湿度管理 。 防止薯块受冻, 安全贮藏, 窖温保持在11~13℃, 相对湿度75%~80%为宜 。
【【防治】种甘薯冻害的防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