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种甘薯之秋甘薯如何管理才能高产


一、选用良种壮苗 。 选用早熟、优质、高产的“苏薯7号”、 “苏薯8号”、“渝苏303”、 “徐薯18”、“渝紫263(紫心苕)”等良种;选用秆粗节密、老嫩适度、浆汁丰富、无病、无退化、无不定根的带尖平头壮苗;不同的品种分开栽插 。

【高产】种甘薯之秋甘薯如何管理才能高产

文章插图

二、重施底肥, 高垄密植 。 在轻壤或砂壤的田中, 开好主沟、围沟和垄沟, 做到沟系通畅、沟底平直、雨停沟干 。 亩用N-P-K为 16-8-16的高效复合肥25-30公斤均匀撒施后整平起垄 。 作垄规格有两种:一种是垄底宽1.2m, 垄高40cm、垄面宽70cm, 每垄栽3行错窝(走马栽), 窝距33cm, 亩植5000株;另一种是垄底宽1m, 垄高33cm、垄面宽60cm, 每垄栽双行错窝, 窝距33cm的, 亩植4000株, 窝距30cm, 亩植4400株 。 还要注意密度与品种的生长习性相对应 。
三、抢时早栽 。 早栽可以延长大田生长期, 增大光合势, 提高产量和品质 。 根据我市实际, 秋甘薯的最适宜栽期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 为了安全成熟不得推迟到立秋以后 。 需要注意的是, 不少农户习惯于整地后等天下雨时才栽, 有的甚至到8月下旬才栽, 浪费了大好秋光, 实在可惜!
四、长藤盘栽 。 在晴天下午或阴天, 选择未受旱老化的带尖壮苗, 苗长30—40厘米、8—10片已展开的绿叶, 最好苗基部带有2—3个5—10厘米长的芽 。 栽时, 先用小“灰刀”或“灰抿子”开窝, 再将甘薯苗盘成圆环状, 入土10—13厘米深、6—7个节, 入土部分要平, 盖土下实上松, 露出全部叶片和苗尖, 立即透施人畜粪水稳棵 。 如遇土壤干旱, 可先开塘灌水, 收干后栽;如遇高温强光, 可用稻草昼盖夜揭2—3天, 或栽时只露出苗尖顶三叶, 将其余叶片埋入土中, 以利全苗成活 。 其要点是:带尖长藤、盘栽平插、埋叶稳棵 。
五、精细田管 。
一是追肥提苗:栽后7—10天中耕, 亩用人畜粪水20—30担兑碳铵10—15公斤或尿素5公斤(最好用40%高效复合肥7—10公斤)灌塘;同时, 亩用草木灰100—150公斤混合过磷酸钙25—30公斤施于塘间, 不要施在塘内(底肥用了高效复合肥的只用人畜粪水提苗);藤叶封垄时, 亩用21.8%的硫酸锌0.5公斤或复合锌肥0.8公斤兑水50公斤叶面喷雾;10月上旬, 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150克, 兑水50公斤叶面喷雾2—3次 。
二是掐尖繁枝:在甘薯苗成活时去掉全部苗尖, 可缩短藤蔓, 增加分枝、增多绿叶、改善株型, 以利多结薯 。 注意:不要翻藤, 更不要“打杈藤”, 徒长的可理藤提蔓, 切断须根, 控制徒长 。
三是排涝防渍:要随时清沟排淤, 修复垄面, 保证垄沟内无积水 。
四是适时收获:在11月上中旬挖收甘薯, 薯块作种用、食用或饲用;蔓尖作蔬菜;藤叶青贮作饲料 。 注意:过早过迟收获, 都会降低产量、质量和耐贮性 。 作为时鲜薯上市的可适当提前挖收 。
【【高产】种甘薯之秋甘薯如何管理才能高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