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空心菜白锈病的症状及防治


空心菜 , 原名雍菜 , 又名藤藤菜、蕹菜、蓊菜、通心菜、无心菜、瓮菜、空筒菜、竹叶菜 , 开白色喇叭状花其梗中心是空的 , 故称“空心菜” 。 中国南方农村普遍栽培作蔬菜 。

【防治】空心菜白锈病的症状及防治

文章插图

空心菜的植物学特征
空心菜属蔓生植物 , 根系分布浅 , 为须根系 , 再生能力强 。 茎蔓生 , 圆形而中空 , 柔软 , 绿色或淡紫色 , 茎粗1~2厘米 。 茎有节 , 每节除腋芽外 , 还可长出不定根 , 节间长为3.5~5厘米 , 最长的可达7厘米 。 子叶对生 , 马蹄形 。 真叶互生 , 叶面光滑 , 全缘 , 极尖 , 叶脉网状 , 中脉明显突起 , 叶为披针形 , 长卵圆形或心脏形 。 叶宽8~10厘米 , 最宽的可达14厘米 , 叶长13~17厘米 , 最长可达22厘米 。 叶柄较长 , 约为12~15厘米 , 最长者为17厘米 。 中空呈凹形 , 果为蒴果 , 近圆形 , 种子黑褐色 , 干粒重32~37克 。 空心菜以种子或嫩茎繁殖 , 北方以种子繁殖 。
由于入夏之后高温多雨 , 空心菜容易发生一种白锈病 , 严重影响了空心菜的生产效益 , 那么空心菜白锈病的症状是什么及如何防治呢?
【【防治】空心菜白锈病的症状及防治】什么是白锈病?
白锈病主要为害叶片 。 发病初期在叶背面生稍隆起的白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疱斑 , 即孢子堆 。 其表面略有光泽 , 有的一张叶片上疱斑多达几十个 , 成熟的疱斑表皮破裂 , 散出白色粉末状物 , 即病菌孢子囊 。
空心菜白锈病症状:病斑在叶背面生 , 叶正面初现淡黄至黄色斑点 , 后渐变褐 , 病斑扩大 , 叶背面生白色隆起状疱斑 , 近圆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 , 有时愈合成较大的疱斑 , 后期疱斑破裂散出白无能孢子囊 。 叶片受害严重时病斑密集 , 病叶畸形 , 叶片脱落 。
空心菜白锈病的防治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是与其它蔬菜品种实行2至3年的轮作 。
二是播种前 , 按100公斤种子300克35%甲霜灵的比例进行拌种灭菌;三是发病初期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0至7000倍液 , 或用72.2%普力克水剂8000倍液喷雾 , 7至10天防治一次即可 。 再侵染 。 雨水和昆虫也能传播 , 种子能否传播有待研究 。 夜间凉湿 , 白天温暖 , 浓雾重露 , 土壤粘湿的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
三、防治方法
一)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选无病地块留种 , 新买的种子用50℃温水浸种25分钟 , 冷却后播种 。 。
二)加强园田管理:选地势高 , 排水好 , 通风的地块种植 。 施足肥料 , 增施磷钾肥 。 合理灌水 , 不使葱地过湿 。 发现病株 , 及时拔除埋掉 。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 , 集中处理 , 并进行深耕 , 减少菌源 。
三)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 , 每隔7-10天喷一次 , 连喷3-4次 , 常用的药剂有1:1:240-300波尔多液 ,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 ,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 ,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 ,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 , 64%杀毒矾 , 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66.5%普力克水剂700-1000倍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