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黄花菜锈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


生活中也许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句话 , 就是等你等得黄花菜都凉了 , 用来形容等人等了很久的意思 , 尤其可见黄花菜在我们生活中肯定是被人熟知的 ,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黄花菜的相关信息吧 。

【防治】黄花菜锈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黄花菜的生长环境
黄花菜耐瘠、耐旱 , 对土壤要求不严 , 地缘或山坡均可栽培 。 对光照适应范围广 , 可与较为高大的作物间作 。 黄花菜地上部不耐寒 , 地下部耐-10℃低温 。 忌土壤过湿或积水 。 旬均温5℃以上时幼苗开始出土 , 叶片生长适温为15℃~20℃;开花期要求较高温度 , 20℃~25℃较为适宜 。
【防治】黄花菜锈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黄花菜的形态特征
摺叶萱草多年生草本 , 高30~65厘米 。 根簇生 , 肉质 , 根端膨大成纺锤形 。 叶基生 , 狭长带状 , 下端重叠 , 向上渐平展 , 长约40~60厘米 , 宽2厘米~4厘米 , 全缘 , 中脉于叶下面凸出 。
花茎自叶腋抽出 , 茎顶分枝开花 , 有花数朵 , 大 , 橙黄色 , 漏斗形 , 花被6裂 。 蒴果 , 革质 , 椭圆形 。 种子黑色光亮 。 植株一般较高大;根近肉质 , 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 。 叶7-20枚 , 长50-130厘米 , 宽6-25毫米 。
花葶长短不一 , 一般稍长于叶 , 基部三棱形 , 上部多少圆柱形 , 有分枝;苞片披针形 , 下面的长可达3-10厘米 , 自下向上渐短 , 宽3-6毫米;花梗较短 , 通常长不到1厘米;花多朵 , 最多可达100朵以上;花被淡黄色 , 有时在花蕾时顶端带黑紫色;花被管长3-5厘米 , 花被裂片长(6-)7-12厘米 , 内三片宽2-3厘米 。 蒴果钝三棱状椭圆形 , 长3-5厘米 。 种子20多个 , 黑色 , 有棱 , 从开花到种子成熟需40-60天 。 花果期5-9月 。
【防治】黄花菜锈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黄花菜锈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
一、黄花菜锈病的症状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 , 也可危害花薹 。 叶片染病 , 前期叶背散生橘红色疱斑 , 孢斑破裂散出橙黄色粉末 , 即夏孢子堆 。 后期叶面散生黑色冬孢子堆 , 但在南方 , 冬孢子堆不一定产生 。
二、黄花菜锈病的病原及发病特点:
【【防治】黄花菜锈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病原为担子菌亚门、锈菌目的黄花菜双胞柄锈菌[PucciniahemerocallidisThüm.]在北方 , 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株上及病残体上越冬;在南方 , 病菌以夏孢子在寄主间辗转传播侵染危害 , 并无明显越冬期 。 适温(25―28℃)高湿(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病害发生蔓延 。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 , 或土质瘦薄 , 肥料不足 , 或偏施氮肥 , 皆易加重发病 。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 茶子花(扫子花)、红筋花等品种抗性较弱 , 发病早而重 , 荆州花、猛子花(棒槌花)等品种抗性较强 , 发病迟、受害轻 。
【防治】黄花菜锈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