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莲藕的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


藕, 属莲科植物 。 藕微甜而脆, 可生食也可煮食, 是常用餐菜之一 。 藕也是药用价值相当高的植物, 它的根叶、花须果实皆是宝, 都可滋补入药 。 用藕制成粉, 能消食止泻, 开胃清热, 滋补养性, 预防内出血, 是妇孺童妪、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 。 藕含丰富的维他命C及矿物质, 具有药效, 有益于心脏, 有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皮肤粗糙的效果 。
【【栽培】莲藕的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

【栽培】莲藕的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

文章插图

藕含有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生素C以及氧化酶成分, 含糖量也很高, 生吃鲜藕能清热解烦, 解渴止呕;如将鲜藕压榨取汁, 其功效更甚, 煮熟的藕性味甘温, 能健脾开胃, 益血补心, 故主补五脏, 有消食、止渴、生津的功效 。
中医认为藕性寒、味甘 。 生用, 具有凉血、散淤之功, 治热病烦渴、吐血、热淋等;熟用能益血、止泻, 还能健脾、开胃 。 以藕为主的单验方在临床上应用较广, 有很好的效验 。 比如鲜藕汁, 每日早晚各服半杯, 治肺结核出血、产后出血、鼻流血 。 另外, 生藕捣绞取汁, 加蜂蜜适量, 搅匀, 分次服, 治热病烦渴不止;藕汁、梨汁各半杯, 和匀服用, 治上焦痰热、口干咳嗽 。 藕连接部分称为藕节, 含天门冬素、鞣质等, 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 藕节和藕在性味、功用上大致相似, 但藕节又侧重止血功效 。
莲藕的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
1、藕种准备
选用抗病优质的品种 。 可用整藕、主藕或子藕作种, 一般要求最小藕藕枝有1个顶芽、2个节间、3个节 。 种用藕适当带泥, 无大的损伤、不带病, 随挖随栽, 保持新鲜 。 从挖至定植以不超过10天为宜 。 不能及时栽植的, 应浸水保存或覆盖浇水湿存 。 需长途运输或较长时间储存的, 须洗净、消毒、包装 。 但储存时间不宜超过45天 。 每亩用种量为200~250公斤 。
2、耕整施肥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保水性好、有机质丰富、远离工业“三废”的地块 。 深耕30厘米, 耙平, 除尽杂草和往年的枯荷及藕鞭, 每亩施生石灰80公斤、农家肥4000~5000公斤, 也可施复合肥和腐熟饼肥各25~30公斤 。
3、定植
穴距1.5~2米, 行距2~2.5米, 种藕藕枝呈20度角斜插入泥中5~10厘米, 藕头内向, 不同行间定植穴交叉排列呈梅花形 。 边行距田埂的距离为行距的一半 。
4、水肥管理
灌溉用水须符合标准, 田间常年保持水层, 4~5月水深以5~10厘米为宜, 随气温上升而加深, 7~8月高温季节水深10~20厘米, 9~10月水深5~10厘米, 冬季田间水层以地下藕不发生冻害为宜 。
一般追肥2~3次, 第一次在1~2片立叶(定植后25天)时施用, 每亩施硫酸钾10公斤、尿素15公斤或腐熟人粪尿2000公斤;第二次在5~6片立叶(定植后40天左右)时施用, 每亩施复合肥20~25公斤、尿素10~15公斤或腐熟人粪尿2000公斤;第三次终止叶出现时施, 每亩施尿素15公斤或腐熟人粪尿2000公斤 。 若于7月上中旬采收青荷藕, 或田间土壤肥力较高, 植株长势较旺, 则第三次追肥可不施 。 追肥前将水位适当放浅, 追肥时肥料不能滞留叶片上, 不能踩伤莲鞭 。
5、病虫草害防治
莲藕病害主要有腐败病和褐斑病 。 腐败病主要通过选用抗病或无病品种、轮作换茬、田间消毒等措施防治 。 防治褐斑病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 安全间隔期15天以上;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安全间隔期15天以上;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安全间隔期1天以上 。 莲藕的主要害虫有蚜虫和斜纹夜蛾 。 蚜虫用40%乐果乳剂800倍液喷雾, 安全间隔期7天以上 。 斜纹夜蛾采取人工捕杀卵块、幼虫, 用性信息素、黑光灯或糖醋诱杀成虫等措施防治, 也可使用40%氰戊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安全间隔期均为15天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