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蛇瓜蚜虫怎么防


蛇瓜,别名蛇豆、蛇丝瓜、大豆角等,葫芦科栝楼属中的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 。 蛇瓜以嫩果实为蔬,但嫩叶和嫩茎也可食 。 嫩瓜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肉质松软,有一种轻微的臭味,但是煮熟以后则变为香味,微甘甜 。 蛇瓜性凉,入肺、胃、大肠经,能清热化痰,润肺滑肠,蛇瓜的嫩果和嫩茎叶可炒食、作汤,别具风味 。 蛇瓜少有病虫危害,可成为无公害蔬菜,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

【蚜虫】蛇瓜蚜虫怎么防

文章插图

蛇瓜的形态特征
叶片膜质,圆形或肾状圆形,长8-16厘米,宽12-18厘米,3-7浅裂至中裂,有时深裂,裂片极多变,通常倒卵形,两侧不对称,先端圆钝或阔三角形,具短尖头,边缘具疏离细齿,叶基弯缺深心形,深约3厘米,上面绿色,被短柔毛及散生长柔毛状长硬毛,背面淡绿色,密被短柔毛,主脉5-7条,直达齿尖,细脉网状;叶柄长3.5-8厘米,具纵条纹,密被短柔毛及疏被柔毛状长硬毛 。 卷须2-3歧,具纵条纹,被短柔毛 。
花雌雄同株 。 雄花组成总状花序,常有1单生雌花并生,花序梗长10-18厘米,疏被短柔毛及长硬毛,顶端具8-10花,花梗细,长5-12毫米,密被短柔毛;苞片钻状披针形,长3 (-5) 毫米;花萼筒近圆筒形,长2.5-3厘米,顶端略扩大,径4-5毫米,密被短柔毛及疏被长柔毛状硬毛,裂片狭三角形,长约2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反折;花冠白色,裂片卵状长圆形,长7-8毫米,宽约3毫米,具3脉,流苏与花冠裂片近等长;花药柱卵球形,长约3毫米,
花丝纤细,长约2毫米;退化雌蕊具3枚纤细分离的花柱 。 雌花单生,花梗长不及1厘米,密被长柔毛;花萼及花冠同雄花;子房棒状,长2.5-3厘米,径约3毫米,密被极短柔毛及长柔毛状硬毛 。 果实长圆柱形,长1-2米,径3-4厘米,通常扭曲,幼时绿色,具苍白色条纹,成熟时橙黄色,具种子10余枚 。 种子长圆形,藏于鲜红色的果瓤内,长11-17毫米,宽8-10毫米,灰褐色,种脐端变狭,另端圆形或略截形,边缘具浅波状圆齿,两面均具皱纹 。 花果期夏末及秋季 。
蛇瓜蚜虫怎么防?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 。 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 。 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 。 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 。 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 。 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
蛇瓜蚜虫危害症状:蚜虫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汁液 。 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 。 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 。
蛇瓜蚜虫的防治方法:
一、取紫皮大蒜0.5千克,加水少许浸泡片刻,捣碎取汁液,加水稀释10倍,立即喷洒消灭蚜虫:取桔皮3个,用温水浸泡在茶杯里,加盖闷上一昼夜,每天用汁液喷洒,活着用香烟头泡水,对有虫的地方进行喷涂 。 这两种方法针对私人种的花花草草蚜虫的消灭 。
二是把桃叶加水浸泡一昼夜,加少量生石灰过滤后喷洒;三是把烟草磨成细粉,加少量生石灰撒施,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