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粥、面条不养胃用错方法反伤胃!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
米粥、面条不养胃用错方法反伤胃!
商报采访人员 陈敏娜 整理自甘草医生
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 , “胃”这个器官很贴心 。 因为 , 即使你不疼胃 , 胃也会“疼”你!“十人九胃”的说法 , 所言非虚 。
中医典籍《灵枢·五味》篇中说:“胃者 , 五脏六腑之海也 , 水谷皆入于胃 , 五脏六腑 , 皆禀气于胃 。 ”意思就是说 , 我们的日常饮食入口后 , 需受纳于胃腑 , 再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 用以滋养人体的脏腑、经络以及四肢百骸 。
胃气充足 , 则人体吃得好、能吸收 , 身体健康程度高;如果胃气受损 , 五谷不能消化 , 身体会越来越消瘦 , 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 , 就可能出现各种疾病 。
不过你知道吗 , 养胃不对 , 努力就白费了 。 很多人养胃时就关注两个字“暖”和“软” , 认为有胃病就该吃温暖的、易于消化的食物 。
可是 , 有人胃痛 , 吃了热食后反而更严重了 , 这是因为没有分清“寒”和“热” 。
中医看胃病 , 大约90%都是“胃寒” 。 胃寒主要是由于饮食习惯不良 , 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的一种症状 。 再加上现在生活节奏快 , 精神压力大 , 更易导致胃病 。
胃腐熟食物需要热量 , 胃中无火 , 就无法腐熟食物 , 长此以往 , 我们胃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不断减弱 , 导致胃病频发 , 还可能因此造成营养不良、体弱多病 。
要解决胃寒 , 就要学会补虚、散寒 。 火生土 , 即心火生胃土 , 也就是说 , 补充心火 , 心火足就能让胃火旺 , 这也就是五行所说的“虚则补其母” 。
举例来说 , 大家可以在煲汤或做菜时 , 加一些温补心阳的药材 , 如肉桂、干姜等 , 以助胃生火;受寒时也可以煮一点生姜红糖水喝 , 生姜、红糖都有散寒的作用 , 可以帮助顾护阳气 。
也可适当多吃羊肉、牛肉、黄鳝、生姜、胡椒、龙眼等 。 此外 , 还可通过将热的粗盐袋敷在肚脐的位置(神阙穴) , 能温阳散寒、通调肠胃 , 有利于扶正祛邪 , 促进病体的康复 。 在餐前1小时 , 餐后半小时热敷即可 。
胃火不足会出现胃寒 , 胃火过亢则会出现“胃热” 。 轻微胃火盛者 , 好像永远吃不饱 , 经常有饥饿感 , 俗话称为“慌饭” , 中医称为“消谷善饥”;到火盛至某一个阶段 , 胃部出现发炎现象 , 就会变成什么都吃不下 , 可以说是物极必反 。
胃热的解决方法是清热、滋润 。
对于胃热刚起的患者来说 , 适当吃凉性的药食材可清热泻火、滋阴生津 , 比如生菜、苦瓜、梨、西瓜、薄荷、金银花、菊花、薏苡仁等 , 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 。
胃火长期过重 , 必然会伤及阴分 , 就好像烧锅炉一样 , 锅里水也会被烧干 , 长期胃火重必然会导致胃阴的亏虚 。
所以对于久病患者就要滋养胃阴了 。 石斛、麦冬、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等 , 都是不错的选择 。
【米粥、面条不养胃用错方法反伤胃!】另外 , 要注意饮食清淡 , 高热量食物会提供火气 , 上火时不宜多吃水分低的食物 , 如油炸类、饼干、花生等坚果 , 改以蔬菜、清汤等低热量饮食为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