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学习国学的?

孟子学而有方 , 在读书过程中 , 他探索总结出独到的学习方法 , 最终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大师 , 被称为“亚圣” 。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孟子的一句读书之道:“学问之道无他 , 求其放心而已矣 。 ”学问之道没什么 , 从根本上讲就是把自己迷失方向的心给找回来 。
这句追求学问的方法 , 同时也是孟子思想的重点 。 人的心总是在外面到处游荡 , 需要通过学问把它找回来 。 我们读书做学问 , 最重要的是通过书和知识等媒介的作用 , 找到本心 , 让本心回归 。 学问 , 尤其是人文学问的最终落脚点 , 一定是回到基于对人生、生命的思考这个层面才有温度、有高度、有意义 。
就那学习国学而言 , 我们看看我们的古人是怎么学的?古代孩子学习国学启蒙《三字经》 , 首先要做的就是背诵 , 别管理解不理解 , 先背下来再说 , 先让这些经典走进心里 , 成为自己内在的一部分 , 然后用一生去体悟、去践行 。 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 , 知识阅历的丰富 , 人的心相对于赤子之心会变得复杂 , 甚至是世故、圆滑 , 乃至奸邪、卑劣 , 本心渐失 。 所以古代圣人先哲们都非常重视通过学习寻回或保有自己的赤子之心 , “道问学”目的是“尊德性” 。
我们日常学习也是如此 , 学习是“六经注我” , 通过学习 , 找到真我 , 寻回本心 , 让自己的心通过学习读书变得踏实 , 寻求一种心安 , 摆脱内心的杂乱、不安、彷徨乃至纠结和执着 。 我们追求学问、学知识目的不是炫耀 , 而是光照此心 。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 , 今之学者为人 。 古时候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 , 完全是自己内心的需求 , 是为了求自己心安 。 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向别人炫耀 , 这就没有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 。
【古人是如何学习国学的?】
古人是如何学习国学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