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出虚汗怎么治疗,7年的多汗症治好了


出虚汗多怎么办 出虚汗主要是包括气虚而出现自汗和阴虚而出现的盗汗 , 要区别自汗和盗汗 , 自汗是由于气虚不能够收摄不能够敛汗而造成 , 表现为精神倦怠 , 疲乏无力或者动则气喘 , 白天出现更多 , 而且出汗以后有恶风怕冷的现象 , 而盗汗是睡眠过程当中出汗 , 是由于阴虚而造成 , 伴随症状是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皮肤干燥 , 而且睡眠当中出汗醒来以后出汗就停止 , 称为盗汗 。 调理的时候自汗应该补气 , 比如用黄芪、党参、白术、防风 , 益气敛汗 , 而盗汗应该是养阴敛汗 , 比如用熟地、知母、麦冬、百合、浮小麦、煅牡蛎这类的药物滋阴潜阳敛汗 。 对于出虚汗 , 可以看西医 , 进行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 , 比如用维生素B1、谷维素这类药物调整的植物神经功能来进行止汗 。
如何治疗出虚汗? 你好;吃六味地黄丸+食疗治疗就好了.
盗汗是人在睡熟后不自觉的出汗 , 醒后即止 , 汗收后感觉烦热的一种症状 。 多因阴虚内热 , 迫汗外泄所致 。
盗汗常用的食疗方法:
1、
泥鳅汤:
用泥鳅120克 , 热水洗去粘液 , 剖腹去除肠脏 , 用油煎至金黄色 , 加水2碗煮至半碗 , 放入精盐少许调味 , 饮汤吃肉 , 每天1次 , 小儿则分次饮汤 , 不吃鱼 。 连服3-5天 。 有补气益阴之效 。 适用于盗汗者食用 , 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 , 功效显著 。
2、
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 , 先把豆豉炒香 , 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 , 每次2汤匙 , 每天2次 。 有和血益气 , 解烦热等功效 。 适用于盗汗者饮用 。
3、
糯米煲猪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 , 把米放入猪肚内 , 用线结扎 , 加水适量 , 共煲1小时 , 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 , 再将糯米晒干捣碎 , 分10次煮粥食用 , 每天1次 。 有补中益气、剑阴止汗等功效 。 适用治疗盗汗、自汗 。
4、
红枣乌梅汤:
取红枣15枚、乌梅10枚 , 水煎服 , 每天1次 。 有益气敛阴、止汗之效 。 连服10天 , 对盗汗有疗效 。
5、
乌豆煲塘虱:
每次用乌豆100克、塘虱鱼2条 , 去内脏及鳃 , 加水适量煲之 , 豆熟时加盐、油食用 。 有养血益阴、滋肾调中等功效 。 民间用于治疗盗汗、自汗 , 病后体虚、血虚头痛、耳鸣、疲倦乏办等症 。
6、
韭菜炒鲜虾:
每次用韭菜150克、鲜虾250克去壳 , 加油急火共炒 , 熟后 , 加盐调味食用 , 每天1次 。 有补虚助阳 , 固泄等功效 。 可适用于治疗盗汗、阳萎、遗尿、遗精等疾患
出虚汗如何治疗 对老出虚汗者 , 应区别不同情况 , 分别对待 。

以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为主 , 出汗部位以头部 , 躯干为主 , 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周身无力、少气懒言、面黄肌瘦、手脚不温等症者 , 是为气虚 , 治宜益气固表止汗 , 选用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炒防风、浮小麦、煅牡蛎各15~20g水煎服 。 轻者可单服浮小麦炒熟 , 泡水代茶饮治疗 。 @o+!,百拇医药

以盗汗(睡着出汗、惊醒立止)为主 , 汗出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脚心 , 并伴有心烦易怒、睡眠不安、五心烦热、两颧红赤、骨蒸劳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午后低热等症者 , 是为阴虚 , 治宜清热养阴敛汗 , 选用生地、白芍、五味子、地骨皮、麦冬、知母各10~15g水煎服 。 @o+!,百拇医药

还有一些老出虚汗的病人 , 既有气虚的症状 , 又有阴虚的表现 , 是为气阴两虚 , 治宜补气固表、养阴敛汗 , 选用太子参、生黄芪、白芍、五味子、浮小麦、煅牡蛎各15~30g水煎服 。 @o+!,百拇医药

无论是何种出虚汗 , 只要治疗得法 , 用药合理 , 一般都有很好的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