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脱肛怎么治,脱肛的最佳治疗方法


什么是脱肛?怎样治疗? 肛门翻出 , 严重者直肠脱出肛门 , 呈半圆球形或者圆柱形的赤红色突出物 , 突出物的表面有横纹皱褶 。 轻者站立时可自行缩回 。 脱肛时间较长 , 则黏膜充血、水肿 , 无缩回能力 , 经风吹日晒 , 突出物为紫黑色 , 时间过久 , 突出物发炎、干裂和坏死 。 病牛则排粪困难 , 不断努责 , 不见排出 , 痛苦不安 。 行动不便 , 精神不振 , 鼻镜干燥 , 耳梢发冷 , 食欲减退 。 体温上升 , 口色淡白 , 尾根脉搏迟细 。
治疗方法

(1)用温水灌肠 , 排出肠中的粪便 , 再用0.1%高锰酸钾或2%明矾溶液热敷 , 水肿消退后把脱出的直肠送进肛门内 。 如果水肿严重 , 用上述方法冲洗后 , 用细针乱刺水肿黏膜 , 再用3%明矾水热敷 , 此法适用初患此症的病牛 。

(2)对多次患此症的病牛 , 先用上述方法洗净脱出部分 , 再用手捏破肿胀、坏死的黏膜 , 并用明矾粉揉 , 把水肿液挤出 , 然后剪除黏膜碎片 , 最后把脱出的直肠送回肛门内 。

(3)在肛门周围分点注射酒精或10%氯化钠溶液20~30毫升 , 2%普鲁卡因溶液5毫升 , 也可防止肛门再脱出 。

(4)防风、明矾煎汁 , 用来洗净脱出的肠管 , 再用少量的冰片放进活着的田螺内 , 然后取出螺壳内化的水 , 涂在脱出的肠管上 , 脱出的肠管即可自行收缩进肛门 。

(5)黄芪38克 , 陈皮30克 , 柴胡26克 , 当归23克 , 白术37克 , 升麻38克 , 党参38克 , 甘草20克 , 共研为细末 , 开水冲调 , 一次灌服 。

(6)田螺7~10个 , 洗净后放进热水中 , 使田螺从壳内伸出来 , 再去壳取出肉 , 把肉砸碎 , 加上23克冰片拌匀 。 使用时 , 把上述药物涂在脱出的肠管上 。 每天3次 , 2天可治愈 。

(7)白术67克 , 小茴香68克 , 附子72克 , 槐花70克 , 牡蛎76克 , 升麻75克 , 甘草46克 , 陈皮60克 , 赤石脂55克 , 干姜45克 , 肉豆蔻66克 , 当归77克 , 黄芪66克 , 石榴皮70克 , 麻仁76克 , 诃子56克 , 五倍子46克 , 共研为细末 , 开水冲调 , 一次灌服 。 每天一剂、共服5~7剂 。

(8)若脱出时间过长 , 采取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可用手术切除 。
老是脱肛 , 要如何治疗呢? 利用高科技数码肛门内窥镜 , 一次成像 , 准确进行治疗 , 祛除致病组织 。 在保留肛垫组织情况下 , 固定松驰的肛垫 , 从而达到阻断痔周出血及防止滑脱组织脱垂的目的 。
一般现在肛肠疾病的治疗方法有:激光 , PPH , 传统手术 , 微创技术等 , 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全电脑肛肠治疗仪“微创技术” , 治疗后没有任何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
脱肛怎么治疗 1、什么是脱肛?
脱肛是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并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 。
2、脱肛的特点:
直肠粘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 。
3、脱肛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
脱肛相当于西医的直肠脱垂 。
4、如何诊断脱肛?
根据脱出病史 , 视诊看脱出物即可诊断 。 脱肛可分为三度:
(1)I度脱垂:为直肠粘膜脱出 , 脱出物呈淡红色 , 长3~5cm , 触之柔软 , 无弹性 , 不易出血 , 便后可自行回纳 。
(2)II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 , 脱出物长5~10cm , 呈圆锥状 , 淡红色 , 表面为环形而有层次的粘膜皱襞 , 触之较厚 , 有弹性 , 肛门松弛 , 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 。
(3)III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 , 长达10cm以上 , 呈圆柱形 , 触之很厚 , 肛门松弛无力 。
5、脱肛的鉴别诊断
I度直肠脱垂应与内痔脱出相鉴别 , 内痔脱出时痔核呈分颗状 , 无环状粘膜皱襞 , 黯红色或青紫色 , 容易出血 。 此外 , 还有一些疾病应与脱肛相鉴别 , 如直肠息肉、肛管直肠癌、肛乳头瘤、肛管疣、赘皮性外痔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