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番茄的品种及番茄的栽培技术( 四 )


番茄有“无限生长型和有限生长型”两大类型 。 由于栽培目的、施肥状况及当地病虫害情况不尽相同, 其整枝方式也就各不一样, 在生产上使用的整枝方法有单干整枝、双干整枝、三四干整枝、单干留叶整枝、一干半整枝、双干疏果整枝等方法 。
(1)单干整枝:即只保留主干, 而把叶腋处抽长的所有侧枝全部摘除, 这种整枝法, 单株结果总数较少, 但果实的单果重增大, 单位面积内可以种植较多的株数 。
(2)双干整枝:除保留主枝外, 再留第一花序下面叶腋处抽生的最强的一个侧枝, 而把其它的侧枝全部摘除, 这种方法需要的株距较大, 每亩种植的株数较少, 单位面积上产量较低, 但可以节约秧苗的用量 。
(3)三干、四干整枝:即在主干上留2~3个侧枝, 这种整枝法, 单株虽然着生的果实较多, 但单株的营养面积大, 亩栽株数显著减少, 且早熟产量降低幅度大, 在鲜食果栽培生产中采用不多 。
(4)单干留叶整枝:即保留一主枝至封顶, 将最上部的一个侧枝留2~3片叶摘心并打去花穗, 而其余的所有侧枝全部摘除, 这种整枝方法可以防止早熟番茄上部叶片少而出现果实“日灼”和营养不良的现象, 该方法适宜于高封顶的早熟番茄品种 。
(5)一干半整枝:为弥补营养生长减弱, 保留第一花穗下面的一个侧枝, 并且在该侧枝上只保留一穗果实后, 再在果实前面留2~3片叶子摘心, 侧枝上不再留侧枝, 该整枝方法可以增加前期产量, 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
(6)双干疏果整枝:为了弥补早熟栽培前期营养生长减弱, 将第一花穗下部侧枝保留与主干同时生长, 但每穗果只保留3~4个果实而将多余的花、果实及时疏摘去掉,并保留顶叶 。 这种整枝方法既能使每株座果数增加, 又可以保留较多的叶片, 使果实充分膨大提高产量 。
番茄枝权的去留直接影响到根系的生长发育, 而根系的生长、发育程度反过来又影响到番茄枝叶、花和果实的生长、发育, 从而影响到番茄的早期产量和总产量 。 如果番茄整枝摘腋芽过早, 根系的生长量减少, 而且造成根群内的输导系统发育不完全, 这样既不耐干旱, 同时也会造成植株早衰、产量降低, 但整枝打权太晚, 枝叶横生、茂密, 浪费土壤养分, 影响通风透光, 给病虫害造成适宜的生存环境, 并且给打药、采收等农事操作和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 因此, 番茄整枝摘腋芽应在适当的时期进行 。 一般地说, 在番茄侧枝长到10~15cm时, 地下部分的根系生长已经达到顶峰, 在此时进行整枝打权, 既能使番茄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同时协调并进, 也不会造成植株早衰, 有利于提高早期产量和总产量, 所以番茄整枝打杈的最适时期是当侧枝长到12~13cm时进行 。
在番茄的栽培上, 通常在植株长到30~40cm高时开始搭架, 搭架的方式很多, 有人字架、篱笆形架、三角架等 。 在生产上通常采用的是人字架和篱形架, 在攀枝花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最适宜采用人字架 。
另外在番茄栽培上, 通常还有打顶和摘叶等工作 。 打顶又叫摘心, 它可以加强叶片和果实的生长与膨大, 同时也可以延迟叶片的衰老维持较高的光合强度及叶绿素的含量, 通过打顶可以使养分更多地转移到果实中去, 从而提高座果率, 促进果实的膨大、成熟 。 打顶的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施肥水平、市场价格等具体情况确定 。
5、正确使用保花、保果剂

【品种】番茄的品种及番茄的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番茄花在开放后不久, 有许多花就自行脱落掉 。 落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花器构造的缺陷, 没有受粉或受精, 胚珠退化, 开花时土壤水分缺乏, 温度过高或过低, 光照弱所引起光合作用减弱, 雌蕊萎缩, 花粉萌发率低等, 其中温度过低或过高, 尤其是夜间温度过高或过低, 是引起番茄落花最普遍的原因 。 据试验, 适宜于番茄开花结实的夜间温度为15~22℃, 如果夜间温度高于22℃或低于15℃, 就会引起落花, 但白天温度在15~35℃之间仍然可以结实 。 在低温下引起番茄落花的原因是花粉管不能正常生长 。 在一天中夜温过低, 花粉管伸长速度很慢, 因而不能正常受粉, 从而引起落花 。 攀枝花早春番茄第一花序难于座果或座果率低多属于此因引起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