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番茄的品种及番茄的栽培技术( 三 )


购买地膜时, 究竟应该购买多少合适呢?下面介绍一个简单的公式:
【【品种】番茄的品种及番茄的栽培技术】地膜用量(公斤/公顷)=0.91×10000×90%×地膜厚度(毫米)=8190×地膜厚度(毫米)
该公式中, 0.91为聚乙烯塑料薄膜的比重, 10000为一公顷土地的平方米数, 90%为1.1米包沟开厢的理论覆盖度 。
例如:某菜农准备种0.2公顷早市番茄, 需要购买厚度为0.008毫米(mm)的微膜多少kg?
根据上述公式算出, 一公顷早番茄需要0.008毫米的微膜重量为8190×0.008=65.52kg, 栽种0.2公顷共需微膜65.52×0.2=13.1kg 。
四、定植

【品种】番茄的品种及番茄的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番茄是喜温蔬菜, 定植时土壤温度应不低于10~15 ℃, 虽然番茄能耐轻度的霜冻, 但温度低于10℃, 会影响番茄养分的积累, 引起落花落果 。 南亚热带地区由于冬暖日照充足, 再加上提早覆盖地膜, 地温上升快, 因此, 只要霜期一过, 早春番茄即可以定植下田 。 例如攀枝花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早春番茄的适宜定植期为元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 逆温层地区全年均可定植番茄, 定植时尽可能多带护根土, 这样可以减少伤根, 缩短或消除缓苗期, 提早采收4~7天 。
另外, 群体产量(公顷产)是由单株产量组成的, 合理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种植株数, 提高单位面积上光能的利用率, 同时, 合理密植还可以增加地面的荫蔽度, 起到保墒和减轻病虫危害, 改善田间小气候的作用, 有利于增加前期产量和总产量 。 番茄密植的方法为:行距50~60cm, 畦(厢)面上双行对栽, 自封顶番茄品种的栽植株距为27~30cm, 而无限生长型的高秧品种为32~36cm, 定植时适当深栽, 有利于番茄茎上生长不定根, 增加根系对营养的吸收量, 从而实现早熟丰产 。
另外, 定植结束后应及时浇透定根水和用泥土封严定植孑L, 以利于番茄苗尽快成活, 尽早生长 。
五、加强田间管理1、及时补苗, 保证全苗 。
番茄定植后应经常到田间检查成活情况, 发现死苗缺窝, 及时补栽, 确保成苗株数和群体产量 。
2、灌水 。
番茄生长期长, 产量高, 其需水量很大, 特别是番茄生长季节正值干旱季节, 水分供给及时、足量显得更为重要 。 从番茄整个生长发育时期看, 生长前期由于植株矮小, 枝叶小而不多, 需水量较少些, 但到结果旺盛期, 枝叶多且大, 蒸腾量大, 植株本身生长发育的需水量也增多 。 根据这样的规律, 番茄的灌水在生长前期每隔10天左右一次, 而进入开花结果后, 则每隔5~7天灌水一次, 灌水时间以早、晚灌为宜, 灌水时切忌翻厢漫灌, 以半沟水灌溉为宜 。
3、追肥 。
番茄是陆续生长结果的蔬菜, 除施足基肥外, 还要有充分的追肥, 在番茄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中, 秧苗定植成活后7天左右追1次“提苗肥”, 促进幼苗的营养生长, 促使秧苗尽快生长, 增加营养面积, 为早熟丰产打下基础 。 第一台果开始膨大后, 即番茄长到蚕豆大小时, 应及时追施第2次肥即催果肥 。 第一台果即将成熟, 第二台果已经长到相当大时, 果实在膨大、成熟, 茎叶又在不断地发生、生长, 需肥量多, 应追施第3次肥, 全U第l~2台果实采收后, 第3~4台果又正值迅速生长阶段, 又需追人第4次、第5次肥 。 用人畜粪肥追施时, 初期施用宜稀薄些, 以防“烧根”, 而后期应该浓稠些, 以免植株脱肥发生早衰而影响总产 。
4、植株调整 。
番茄的植株调整包括搭架、摘心、打权、整枝、摘除老叶等 。 番茄通过植株调整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种植株数, 提早成熟, 从而增加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及栽培效益, 同时清洁果实, 减轻病虫害, 也便于管理和采收 。 搭架整枝也有费工多, 但是这些措施如果使用不当, 则易造成果实日灼和裂果, 所以必须讲究这项技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