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钓法 细谈路亚钓法的基本知识介绍( 三 )


在体型设计上 , MINNOW路亚的必备原则是细长、流线 , 整体感觉要比前面所介绍的PEN BAIT更苗条 , 这是因为许多钓鱼人认为大鱼较习惯追咬细长的饵鱼;另外还有一个结构上的重点是 , 细长型路亚较易深入鱼的喉咙 , 可减少让鱼逃跑的机会 。 此类路亚除了在造型、色泽方面要求惟妙惟肖外 , 同样重要的一点就是也须有曼妙泳姿 , 因此在路亚接近鳃部的下方都会有塑胶或木制小唇片 , 通常都是由鳃部附近向前下方延伸 , 与嘴部保持大约三十到四十五度过的角度 , 唇片表面平坦 , 前缘呈接近半圆的弧度;亦有将唇片定置在路亚嘴部下方者 , 也是向前下方延伸 , 但角度却有大有小 , 长度方面也颇不统一 , 形状上的变化更大 , 有的是前方逐渐宽广 , 有的却恰好相反 , 为逐渐收束甚至呈锐角状 , 此类唇片本身即具有各种型态的凹槽 , 材质以塑胶或金属片为主 , 而金属唇片通常都可调整角度 。
由于MINNOW路亚主要是针对鱼的视觉来引起反应 , 往往不需具备水面拨水动作及音效功能 , 因此在水质较清澈或有月光的夜晚 , 选用具有明显上下摆动却不易产生偏向泳姿的唇片短小平坦者较佳 , 此类制品多能表现出强劲有力的阶梯状前进路线 , 神似饵鱼在悠游 。
以使用技法和路亚自身的浮水能力来说 , MINNOW可有下列三种分类:
①、漂浮性——路亚重量多数较轻 , 如果站在岸上抛投 , 应尽可能藉风的力量来增长抛投距离;操竿基本技法就是当路亚落水后即开始扯竿、收线 , 此时路亚会因水阻力作用在唇片上而发生下潜动作 , 同时伴随著轻微但快速的摆(抖)动 , 钓者可静止数秒待其浮出水面再重复操作 。 一般对深度的要求大致在水面下一英尺半至五英尺之间 , 若想下潜深度超过十五英尺或二十英尺的话 , 就需使用唇片较长的路亚 。
②、悬浮性——对于漂浮性路亚 , 如果不想让它一下子就浮出水面 , 必须靠持续收线来维持下潜状态 , 但悬浮性的路亚却不必这么麻烦 , 静止时它会自悬浮在水面下某一深度(当然深度是使用者自行调整出来的 , 调整方法将于进阶篇再详细说明);因为这悬浮特性 , 所以再慢的收线动作也不必担心路亚会浮出水面 , 如此将可增加许多路亚在水中逗留的时间 , 特别适合用在水温低或鱼索饵意愿差的时候 。
③自沉式——顾名思义它是一入水即会自行沉到水底下的 , 这类制品多半本身较重且没有花俏泳姿 , 使用时机是鱼群集中在水底附近 , 且因水深关系使得①项即使操作得再有诱惑力 , 也因距离远而完全吸引不到鱼的注意力之时 。 自沉式假饵虽缺乏美妙泳姿却能接近鱼群 , 故操竿技法也有比较特殊的讲究:抛竿之后应先让路亚自由下沉直到母线松弛 , 此即表示它已触底 , 这时方可做收线动作将线稍微绷紧 , 然后把竿尖指向方才抛投的方向 , 往上轻缓扬起若干距离后再缓缓放下 , 使得母线又呈现出松弛状态 , 之后再重复进行下一轮竿尖提起、放下、收线等动作 。
竿尖提起的距离就是决定水底路亚所划半圆弧大小的因素;另外一种操作方式是以收线来取代提起竿尖的动作 , 只是此法圆弧会较扁一些 , 通常为站在船上或者岸上钓点斜坡颇长的情况下 , 才比较容易发挥 , 效果也才较明显 。
3、CRANKER——这种东西不论在整体设计或制作上 , 都具有浮体动力学(AEODYNAMIC)的观念 , 体形一般都较为短胖 , 但曲线玲珑、凹凸有致 , 外观比较趋于固定、形状大多相似 , 然而各家各派所做的躯体大小、颜色、粗细、长短变化等项却无一定比率和规则可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