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怎么治疗痛风,益生菌治疗痛风真的实现了吗( 二 )



对尿酸排泄减少型 , 要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 。

这两种情况都要辅助碱化尿液的治疗 。
痛风怎么治疗! 内容来自用户:彤心2030
痛风的一体化治疗
(本文档为WORD格式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一、基础治疗:
1.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 , 抬高患肢 , 局部可进行冷敷 。
2.缓解期或慢性期应注意避免劳累及外伤 , 防止急性发作 。
3.禁酒限烟 , 低嘌呤饮食 , 严格控制饮食摄入 。 4.多饮水 , 每日2000ml以上 。
5.碳酸氢钠片 , 1.0g , 日3次口服 , 以碱化尿液 , 促进尿酸排泄 。
二、中医辨证治疗:
(一)辨证施治
1、风寒湿痹证—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 薏苡仁汤加减 。
2、风湿热痹证—清热通络祛风胜湿 , 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
3、痰瘀痹阻证—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 桃红饮加减 。
4、肝肾亏虚证—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 , 独活寄生汤加味加减 。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可根据患者辩证 , 酌情应用丹参、红花、三七、川芎、红景天等活性通络为主要的中药制剂 。
(三)辨证选择中成药:
四妙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益肾蠲痹丸、血府逐瘀胶囊、蘑菇丸、风湿骨痛丹、通迪胶囊、金乌骨通胶囊、金天格胶囊等 。
(四)中医外治法:
1、中药外敷
辨证选用中药外敷法 , 湿热蕴结证 , 酌情选用清热除湿、宣痹通络之品 , 如消肿膏或金黄膏 。
2、中药溻渍法
将中药加工研磨成末 , 配伍适当比例的水与蜂蜜 , 加热蒸煮后 , 敷于局部关节 , 有消肿止痛 , 舒筋活络的作用 。 2(二)手术治疗
痛风应该怎么治疗呢? 痛风的症状
大多数痛风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 , 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多发生于下肢小关节 , 特别是第一趾跖关节 。 而且 , 常在夜间突然发病 , 患处关节局部红肿、剧烈疼痛 , 对温度、触摸、震动极为敏感 。
痛风发病急骤 , 消退也快 , 可在一周左右自行缓解 。 由于这种关节炎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 所以一般不伴有发烧 , 使用抗菌素治疗无效 。
痛风易复发 , 反复发作后 , 可累及多个关节 , 并导致关节畸形 , 还可引起严重的肾功能损害 。 少数患者以肾结石起病 , 可有腰痛、血尿等症状 。
痛风是终生性疾病 , 它的病情发展全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期:
(1)高尿酸血症期:又称痛风前期 , 在这一期病人可无痛风的临床症状 , 仅表现为血尿酸升高 。
(2)痛风早期:此期由高尿酸血症发展而来 。 突出的症状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 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消失后关节可完全恢复正常 , 亦不遗留功能损害 , 但可以反复发作 。 此期一般皮下痛风石的形成 , 亦无明显的肾脏病变如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 , 肾功能正常 。
(3)痛风中期:此期痛风性关节炎由于反复急性发作造成的损伤 , 使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破坏与功能障碍 , 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 可出现皮下痛风石 , 也可有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 , 肾功能可正常或轻度减退 。
(4)痛风晚期: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 皮下痛风石数量增多、体积增大 , 可以破溃出白色尿盐结晶 。 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有所发展 , 肾功能明显减退 , 可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10大饮食原则
痛风常并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 , 患者应遵守饮食原则如下:
1.
保持理想体重 , 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 。 不过 , 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 , 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