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教案

1、课文重在写誓言,这誓言是作者对土地发自内心的承诺,意在强调这誓言有关土地这层意思 。 显得醒目,简洁 。
 
2、表现了我同故乡已经息息相通,心心相映
 
3、不得不回去带有一定的被迫意味: 应该回去是理应回去: 必须回去是则有一定之意,语气加强,态度坚定 。
  1、作者简介: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叶之林﹑端木蕻良林﹑曹坪等 。 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 。 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 。 辽宁昌图满族人 。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江南风景》,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 。 本文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 。

土地的誓言教案

文章插图
2、整体把握: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
3、几个突出的特点是: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 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 。 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 ”等等 。 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
4、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 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
5、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
6、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 。 以“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一段为例,先是以平静的叙述,一组对句强调“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 。 接着,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我不能离开她” 。
从“在故乡的土地上”到“多么丰饶”,这一段话回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 。 感情舒缓,境界优美,几乎令人忘却了现实的伤痛 。 由衷的沉醉之后,却以一句“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急收,思想跳回到现实当中,发出坚强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 ”至此,情绪渐强,达到高潮:“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些艺术特点都要结合语言揣摩才能更细致地体会得到 。
7、本文的结构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构简单 。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