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凯里在哪里,凯里市湾水镇属于哪个县


凯里在什么地方?

凯里
【历史地理知识|凯里在哪里,凯里市湾水镇属于哪个县】地址:遵义市余庆县
凯里在哪里1、凯里市简称“凯” , 别名:苗岭明珠 , 位于中国贵州东部 , 是中国贵州省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 黔中经济区五大主要城市中心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是中国贵州省主要中心城市之一 。 “凯里”系苗语音译 , 意为“木佬人的田” , 苗语称木佬人为“凯” , 田为“里” , “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 。
2、凯里有“中国百节之乡”之称[1]  , 有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风雨桥和世界上最大的苗寨 。 凯里融合了现代化的浪潮与传统的苗侗文化 , 将现代化与传统化融合 , 促凯里市成为一座优秀旅游城市 , 凯里周边及市内的著名景点有西江千户苗寨、杉木河、云台山、剑河温泉、苗侗风情园、下司古镇、舟溪生态园、南花苗寨、黔阳第一山、平良古峡等 。 [1]
3、凯里市地处云贵高原向中部丘陵过渡地段的苗岭山麓 , 清水江畔;在地理上 , 凯里市东抵台江县 , 西抵福泉市 , 西南抵麻江县 , 南抵丹寨县 , 东南抵雷山县 , 北抵黄平县;东起三棵树镇挂丁南高村 , 西至炉山镇大田白腊村 , 南起舟溪镇青曼情郎村 , 北至大风洞乡平良都兰村 , 长51.76公里 , 宽44.3公里 。
4、凯里市原为炉山县 。 在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 , 凯里市成为了一座以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为国家乙类对外开放地区 。 凯里是全黔东南州政治、经济、文化、人流、科技、教育、物流、信息流的中心;同时也是贵州省主要中心城市之一 。
凯里是什么地方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东西长51.7公里,南北宽44.3公里,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 。 市内有苗、汉、侗等民族 。 是一个以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为国家乙类对外开放地区 。

行政区划
凯里市辖5个街道、8个镇、2个乡:城西街道、大十字街道、西门街道、洗马河街道、湾溪街道、三棵树镇、舟溪镇、鸭塘镇、旁海镇、湾水镇、炉山镇、万潮镇、龙场镇、凯棠乡、大风洞乡 。

历史沿革
元置凯黎长官司 , 明置清平县 , 1913年改为炉山县 , 1958年置凯里县 , 因县治驻凯里镇得名 。 1983年设市 。
2000年 , 凯里市辖5个街道、8个镇、2个乡 。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433236人 , 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西街道 27819 大十字街道 58116 西门街道 28997 洗马河街道 48641 湾溪街道 19104 三棵树镇 48815 舟溪镇 23093 鸭塘镇 16840 旁海镇 25150 湾水镇 21160 炉山镇 28214 万潮镇 14656 龙场镇 23083 凯棠乡 17393 大风洞乡 32155
2003年 , 凯里市辖8个镇、2个乡 , 5个街道办事处 , 65个村委会、201个居委会 。 年末总人口45.45万人 , 其中少数民族34.09万人 , 非农业人口16.46万人 。

气候特征

凯里市地处于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和东北部较低,最高处海拔1447米,最低处海拔529米 。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1℃,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零下4-7℃,年均日照1289小时,年均降水量1243毫米,无霜期282天 。

民族人口
凯里市居住着苗、汉、侗、仫佬、畲、布依、水、彝、壮、瑶、满、回、蒙古、景颇、佤、黎、东乡、纳西、仡佬、京、朝鲜、土家、白、傣、藏、拉祜、维吾尔等民族和革家、西家等待定民族 。 这些民族中 , 仫佬族、苗族、汉族、畲族及革家、西家是世居民族 。 少数民族人口为33.94万人 , 占全市总人口的75.78% , 其中苗族人口28.35万人 , 占全市总人口的63.3%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