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剂和洗衣液的区别和使用方法 洗涤剂是洗衣液吗


洗涤剂和洗衣液的区别和使用方法 洗涤剂是洗衣液吗

文章插图
1、你了解洗涤剂的成分吗?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 , 表面活性剂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部分的有机化合物 。 表面活性剂属于典型的“两面派” , 水来了 , 他的脑袋(亲水基)扎进来 , 与水亲密接触 , 油来了 , 它的尾巴(亲油基)就摆过来了 , 与油亲密接触 。 表面活性剂主要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
2、你知道它们是如何去掉油污的吗?
肥皂溶于水时 , 在水面上 , 肥皂分子中亲水的羧基部分倾向于进入水分子中 , 而憎水的烃基部分则被排斥在水的外面 , 形成定向排列的肥皂分子 。 当水中肥皂的浓度逐渐增大时 , 水的表面上聚集的肥皂分子逐渐增多而形成单分子层 。 继续增大肥皂的浓度时 , 由于水的表面已被占满 , 水溶液内部的肥皂分子中憎水的烃基开始彼此靠分子间作用力聚集在一起 , 而亲水的羧基包裹在外面 , 整个为球状 , 形成胶体大小的聚集粒子 。
在洗涤衣物时 , 肥皂分子中憎水的烃基部分就溶解进入油污内 , 而亲水的羧基部分则伸在油污外面的水中 , 油污被肥皂分子包围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 通过机械搓揉和水的冲刷 , 油污等污物就脱离附着物分散成更小的乳浊液滴进入水中 , 随水漂洗而离去 。 这就好像几十把钢扦 , 插入很大的石头中 , 大家齐用力 , 就把石头抬出来了一样 。 这是现代洗涤剂的一个共同去污原理 。
3、如何选择洗涤剂
肥皂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钠 , 它是由天然油脂经皂化反应生成的 , 去污力强 , 且生物降解性好 , 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 对环境无污染 。 如果洗涤内衣和婴儿的衣物最好选择肥皂 。
肥皂的另一好处是可针对某处脏污进行定点清洗 。 肥皂的缺点是在硬水中与钙、镁离子发生反应会形成皂垢 , 皂垢粘附在衣物上 , 使被洗涤衣物板结 。 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 , 去污力强、溶解性能好、使用方便 , 在抗硬水、泡沫丰富等方面都更胜一筹 , 同时价格较便宜 , 属于性价比较高的洗衣清洁剂 。 洗衣粉更适合洗涤棉、麻、化纤及混纺织物 , 不适合洗涤毛、丝绸等衣物 。
由于毛、丝绸等衣物中含蛋白质 , 而洗衣粉是偏碱性的 , 会损伤衣物 。 洗衣粉在温水中的洗涤效果比冷水好 , 在温水中溶解均匀 , 表面活性剂可发挥更大功效 。 有不少洗衣粉的产品外标识上注明了“加酶”或“机洗”的字样 , 这表明该产品中加入了碱性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成分 。
这些成分能够有效地去除汗斑、奶渍和血迹等污渍中的蛋白质或脂肪及化妆品污垢 , 但同时也会分解皮肤表面蛋白质和脂肪 。 因此 , 经常用这些洗衣粉徒手洗涤衣服 , 便有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炎和湿疹 , 造成手部粗糙、皲裂 , 如果漂洗不净 , 还容易刺激皮肤 , 导致发生皮炎 。
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水温应控制在40℃左右 , 不可用60℃以上的水泡洗衣粉 , 以免酶制剂失去活性 , 影响去污效果 。 加酶洗衣粉也不能用来洗涤毛、丝绸类含蛋白质纤维的织物 , 因为酶能破坏蛋白质纤维结构 。 洗衣液是一种液态的衣物洗涤剂 ,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洗衣液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普通洗衣液、高档无磷洗衣液和概念型洗衣液 , 价位依次增高 。
概念型的则是目前最流行的 , 在原有基础上加上各种流行的消费概念 , 比如抗菌杀菌、消毒卫生、柔软、温和不伤手等 。 洗衣液适合洗涤内衣、被褥床单等重垢织物 , 它的水溶性好 , 冷水中也能迅速溶解 , 充分地发挥作用 。 洗衣液中常加入低泡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因此较易漂洗 。 相对洗衣粉来说 , 洗衣液碱性较低 , 可制成中性的洗衣液 , 性能较温和 , 不损伤衣物 , 可用于洗涤丝绸、毛等纤细织物 , 洗出的衣物对皮肤刺激也较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