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找真正有功夫的太极拳传人及老师 太极拳的十个层次验证自己功夫

欲得技之要秘,非有明师指点不可,入门后,还要动脑筋巧练苦练,日久方能学得真 。 技击之道,师传各异,本无定法 。 武学的最高层次,其理一致,千流而终归大海 。
的十个层次验证自己功夫,内外兼修,动静相宜,一层有一层景致,一层有一层之灵验,诀非虚语 。
一至三层,是入门之阶段,由松柔入手,化刚为柔,以身变手 。 它要求身体各部位松柔的劲力, 能集中反应到手上来 。 此阶段练精化气,为初关,属下乘功夫 。

四至六层,是登堂入室之阶段 。 积柔成刚,以气变手 。 此阶段练气化神为中关,属中乘功夫 。

七至八层,是炉火纯青之阶段 。 刚复柔归,以意变手,此阶段练神还虚,为上关,属中乘到上乘阶段 。
九至十层,是登峰造极之阶段 。 千变万化之神通,其功夫已达出神入化,此阶段练虚还道,空而不空,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
第一层:一圆即太极 此层从背丝缠丝分出阴阳,其练是缠法,其用是捆法 。 此层化僵硬为柔和,勉强转圈,圈力多而 化劲少 。 练习时,以单操为主,懂得拳势的基本要领、要求 。 要求身型、步法、手眼等合乎规矩 。 架势以 求开展、舒适 。
第二层:上下分两仪 此层阳升阴降,阳轻阴重,其练是波澜法,其用是就法 。 此层化刚为柔,由勉强转圈变为自然转圈,圈力少而化劲多,内气渐聚,丹田鼓荡 。 练习时,将熟练的单操架式串连成套路习练 。

第三层:进退呈四象 此层半阴办阳,纯阴纯阳,互为往来,其练是懂法,其用是伏贴法 。 此层走圈柔化,不丢不顶,开始懂劲,并由大圈渐至小圈,是退圈之前一阶段 。 内气渐增,牵动往来 。 要求身体放松的松劲转为柔和的内劲,其劲源能反应到手上,即由脚到腿而腰达于手指,总需完整一气 。
第四层:开合是乾坤 此层是天地相合,阴阳交合,其练是抽扯法,其用是撑法 。 此层内气运行,打通任督二脉 。 熟练并掌握其技击方法,诱敌深入,引进落空 。 开始具有发劲和寸劲 。 出手无圈,而处处皆有圈,即出手无形而有形 。 练习时,在化、引进退中,贴身逼进,用内劲贯于手指贴住对方发寸劲 。
第五层:出入综坎离 此层火降水升,水火沸腾 。 其练是催法,其用是回合法 。 此层内气渐增,在任督二脉循环运行,积柔成刚,是由寸劲逐渐向分劲发展之初 。 练习时发放劲力,练诱敌入囊中之技法 。

第六层:领落错震巽 此层雷风鼓动,有起有伏,其练是抑扬法,其用是激法 。 此层贴身即化,可以将对方力点引向自身泄力转化发出,顺势借力,抖列弹放凌厉的冷劲,即见肉分离法 。 属 分劲阶段 。 此层内气行循四肢,八脉皆通 。 此层需长期**,**到“豁然贯通”之时,运用自如的劲力,左右逢源,舍己从人 。 此时“入门引路”阶段结束,步入 “功夫无息法自修”之层次 。

第七层:迎抵推艮兑 此层为口、为耳、能听能问,彼此通气,其练是称法,其用是虚灵法 。 此层刚复归柔,知己知彼,分明虚实 。 内劲达含而不露,一沾即发之境地 。 全身无处不柔,无处不刚,处处能化,处处能发,挨着何处何处击,内气行循奇经八脉,功力一日胜似一日 。
第八层:背丝扣 此层阴阳自分,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进入无极而太极 。 此层内气完整一体,能在意念的指导下,达到身体任何一点,进行收闭穴道和发劲弹放 。 交技时,不摆架子,不露形意,沾着即打,一点之处有化有发,可柔可刚 。 就柔即柔,说刚即刚 。 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变化莫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