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黑白彝历史渊源是什么 黑彝和白彝的区别( 二 )


阿加是奴隶主家的下人:他们完全属于主人的私有财产 。 他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可言 。 主人可以随意买卖和欺凌阿加 。 阿加所生的孩子也是主人家的私有财产 。 阿加不一定是彝族人 , 也有可能是从周边掳掠来的汉民、藏民 。 奴隶制社会形态下的彝族保留着掠夺人口充当奴隶的习惯 , 所以当时周边地区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通常都不敢靠近彝人聚居区 。 位于阿加之下的呷西又称锅庄娃子 , 处于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的最底层 。 呷西没有任何财产、房子、田地和人身自由 。 他们从事的是最脏最累的活 。 他们的生死完全掌握在主人手中 , 主人可以随时将他们杀死、买卖、馈赠 。
相对来说阿加在呷西面前也是主子 , 而呷西在阿加面前是娃子 , 阿加则是奴隶主的娃子 。 不同等级之间主子与娃子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 。 历史上属于贵族阶级的诺合被称为黑彝 , 属于平民阶级的曲诺被称为白彝 。 解放后对彝族人口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土司约占总人口的0.1% , 诺合(黑彝)占总人口的 6.9% , 曲诺(白彝)占人口的80% , 其余则为属于奴隶阶级的阿加、呷西 。 在奴隶制时代五个等级之间界限分明:如果黑彝贵族女子和下等级男子在一起了 , 那么两人会被双双处死;如果黑彝男子和下等级女子在一起了 , 那么下等级女子会被处死 。
数千年以来彝族社会的奴隶制在凉山的地理阻隔作用下并没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 然而生活悲惨的阿加、呷西们往往用逃亡、自杀、破坏工具乃至杀死奴隶主、武装起义等形式不断进行抗争 。 直到1956年民主改革以后彝族地区的奴隶社会制度枷锁才得以打破:黑彝奴隶主的特权被废除 , 土地和生产资料被分给无地少地的奴隶 。 至此彝族地区延续了数千年的奴隶社会彻底瓦解 。 如今彝族已从奴隶制跨越到社会主义 , 那么奴隶制时代的等级区分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 如今的黑彝、白彝不再是有主次之分的两个社会等级群体 。
黑彝与白彝已从最初的层级区演变为族群的区分:早在明清时期白彝就因为更加靠近汉地生活 , 所以接触学习到了更多先进的技术;相比之下主要居住在高山等偏远地带的黑彝与外界接触较少 , 所以更多保留了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 。 从那时起汉族以及周边其他少数民族就开始称出现汉化迹象的白彝为熟彝、称较多保留民族传统的黑彝为生彝 。
【如何区分黑白彝历史渊源是什么 黑彝和白彝的区别】时至今日黑彝与白彝之间的通婚现象仍是比较少的 , 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仍存在阶级隔阂 。 黑彝与白彝之间自由通婚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和承认的 。 之所以这种现象比较少完全是因为民族习惯的原因 。 要知道即使在汉族内部南方人与北方人通婚的现象也并不多 。 很显然这并不是有什么限制性的规定 , 而仅仅只是出于各自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已 。 今天再说什么黑彝为贵、白彝为仆之类的言语不仅不利于民族团结 , 而且也是明显与我们现在的客观事实所不符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