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粥 6款肉类粥的做法 冬季食疗养生的三个原则

冬季食疗养生的三个原则
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 , 就是“食疗胜医疗” 。 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之所以能活到一百多岁就是靠食疗来养生的 。 食疗寓治于食 , 不仅能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 , 而且还能给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 , 使人在享受美味食物之时 , 不知不觉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因此 , 从古至今 , 食疗在中国民间都很盛行 。 要在寒冷的冬季真正发挥好食疗的效用 , 并非简单的食用即可 , 冬季的食疗是讲究一定的原则的 。 这个原则是什么?就是辨证施膳 。 这是中医辨证施治在食膳中的具体应用 。 食疗只有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选食配膳 , 才能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 否则 , 不仅于病无益 , 反而会加重病情 。
冬季食疗养生原则一:因时施膳
辩证施膳要根据冬季的气候特点及对人体的影响 , 选取食疗的材料 。 冬季寒冷 , 五脏属肾 , 以收敛潜藏为特征 , 由于气温的骤降 , 人体易感寒邪、易伤阳气 , 因此 , 饮食适宜温疗来补肾温阳 。 此时最宜吃些御寒之品 , 要增加谷类、豆类、芝麻、花生、核桃仁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 从而为人体提供抵御寒冷所需的热量保证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等食物经常在冬季食用 , 不但可为人体提供优质的蛋白质 , 所含的蛋氨酸还有助于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食用合理搭配的蔬菜 , 水果 , 可补充足够的矿物质、维生紊等 , 起到最佳防病保健效果 。 可以说 , 因时施膳 , 对冬季的食疗是很有必要的 。
冬季食疗养生原则二:因人施膳
在辨证施膳时 , 必须考虑个人的年龄情况 。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 , 气血盛衰有 强弱之殊 , 如小儿、青年、老人的身体状况就各不相同 。 小儿生机蓬勃 , 发育迅速 , 在冬季适当地增加营养物质是完全有必要的 , 但因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稚阴稚阳、多饥饱不均、易伤罹虫 , 要健脾消食 , 以选用怀山药粥、红枣粥、山楂等温热、软烂之峻补食疗为宜;青年骨骼发育较快 , 要保证身体各部的均衡发展 , 就应注意多食用动物肝脏、奶类、蛋类等高蛋白、高热量食物 , 尤其是处于经期、怀孕、产后、哺乳等生理时期的女性 , 若在冬季根据各期选择补气、补血、补肾、通乳之品 , 如鸡、糯米粥、鳝鱼、猪蹄等 , 就能大补身体 , 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老年人气少血衰 , 生理机能减退 , 应选择易消化而有补益之食物 , 如蒸子鸡等 。 只有针对不同年龄时期的人 , 选择好适宜的食物 , 才能有助于身体健康 , 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冬季食疗养生原则三:因症施膳
中医将病症分为虚症、实症、寒症、热症 。 神疲气短、舌质淡、脉虚无力等为虚证;形体壮实、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厚苍老、脉实有力等为实症;怕冷喜暖、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迟等为寒症;口渴喜冷、身热出汗、舌红苔黄、脉速等为热症 。
而在冬季更容易出现的是虚寒症 。 根据中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 , 对虚症者应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 , 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的食疗食品治之;实症者应根据不同实症的症候 , 给予不同的祛除实邪的食疗食品;寒症者应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热症者就应给予寒凉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 。
明确好各自的身体症状 , 选择好食疗食物 , 才能“对症下药” , 达到强身的目的 。 冬季食疗是否科学 , 将直接影响着食物对人体的效用 。 若人们在冬季坚持好以上3个食疗的原则 , 并懂得具体、适时地加以利用 , 就能通过食疗达到“有病治病 , 无病强身”的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