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基本知识和种类名称大全 汉服种类及知识普及


汉服基本知识和种类名称大全 汉服种类及知识普及

文章插图
一、汉服的定义
【汉服基本知识和种类名称大全 汉服种类及知识普及】汉服是指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 , 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 , 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 , 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 , 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 , 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 , 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 , 不用扣子 , 而用绳带系结 , 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 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 从形制上看 , 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 , 即短衣)等类型 。 其中 , 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 , 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 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 , 下穿长裤 。
二、汉服的种类
1、【曲裾】
曲裾出现 , 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 , 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符合理并合礼得多 , 因此 , 曲裾深衣在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 。 开始【男女均可穿着】 。 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 , 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稍显紧窄 , 从出土的战国、汉代壁画和俑人来看 , 很多女子曲裾下摆都呈现出“喇叭花”的样式 。
2、【直裾】
华夏衣冠体系中深衣制的一种 , 上下连裳 。 深衣按衣襟绕襟与否分为直裾、曲裾 。 裾:衣服的大襟 。 直裾深衣不绕襟 , 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 。 汉代以后 , 由于内衣的改进 , 盛行于先秦及西汉前期的绕襟曲裾已属多余 , 本着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 , 至东汉以后 , 直裾逐渐普及 , 成了深衣的主要模式 。
3、【襦裙】
襦裙从有实物考证的战国时期开始 , 至明末清初的“剃发易服”后渐没 , 是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 。 其间2000多年 , 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 , 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 襦裙是是我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 , 按领子的式样不同 , 可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 。 按裙腰的高低 , 可分为中腰襦裙、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