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如何开天眼,开天眼的口诀( 二 )


今天 , 大家听了上述道理以后 , 如果能够从这里悟到本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这就是开悟!这就是见性!你不要以为:“哎呀!这并没有什么稀奇特别 , 没有什么玄奇奥妙 , 也没发神通 , 恐怕不是的吧 。 ”因而不敢承当 。 那么 , 我们再来谈谈什么是神通?所谓“神”者 , 就是一切事物都是我们无所不能的佛性所起的妙用 。 所谓“通”者 , 就是无阻无隔 , 畅通无碍 。 我们凡夫众生 , 日常工作 , 穿衣吃饭 , 心中无所住着 , 就是神通 。 相反 , 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情 , 就惊慌失措 , 患得患失 , 忧伤悲愁 , 痛苦难受 , 处处有阻碍 , 这就是不通 。 倘若我们知道一切都是空花水月不可得 , 不去追取 , 知道妙明真心乃是众生人人都有的 , 只要随缘起用 , 毫无挂碍 , 便得无穷受用 , 则不通而自通矣 。
接下来我们讲讲明心见性和神通的关系 。 二者之间有根本和枝末的区别 。 在修法过程中 , 悟和通是有先后之分的 。 真正通晓佛法的修道人都以明心见性为先驱 , 而后才能开发神通 。 因为一切神通都是佛性本具有的 , 只因习染深厚 , 遮盖了 , 而发不出来 。 就象阳光被乌云所遮一样 , 只要将乌云驱散 , 阳光就会即时大放 。 要消除我们的习气 , 只有明心见性之后 , 才有力量 。 因为这习气是我们多生历劫以来养成着相、逐境的习惯 , 又因我见之故 , 事事都要符合己见 , 所以人人都有贪、嗔、痴、慢、疑五大恶习 , 要一下改掉这多生历劫养成的旧习 , 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要在明心见性后 , 于事境中辛勤磨练 , 勤除习气 。 一旦习气除尽了 , 乌云散了 , 光明自然大放 , 神通自然大发 。 所以 , 明心见性在先 , 发神通在后 。 明心见性是根本 , 神通是枝末 。 但得本 , 不愁末 。 真正见性了 , 根本具足了 , 培养它 , 自然会生起枝叶来 , 形成大用 。 这就叫做悟后真修 , 长养圣胎 , 这是古来用功的规范 , 我们一定要弄清楚 。 倘若修法不以明心见性为先 , 而妄求神通 , 则是本末倒置 , 修法不但不会究竟 , 还有着魔的危险 。
佛在世时 , 五通仙人问佛:“世尊有六通 , 我有五通 , 如何是那一通?”佛叫他的名字:“五通仙人 。 ”他答应了一声 。 佛说:“那一通 , 你问我 。 ”这里我们要讲一讲 , 五通仙人缺的究竟是哪一通呢?是漏尽通!什么叫漏尽通呢?漏者 , 就象我们的锅、碗、瓶子 , 一旦破了 , 装东西就会漏掉的 。 世间法都是有漏法 , 都不是长久的 , 都是生住异灭 , 成住坏空 , 生生灭灭不已的 。 所谓尽者 , 就是尽绝、没有 。 在前面讲有余涅槃时已讲过 , 我们有两个大执着:一个是我执 , 执着有我这个人;另一个是法执 , 认为有法可得、有道可修、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证 。 由于有这二执 , 则有两种生死 。 执了人我 , 有我这个人 , 就有分段生死 。 执了法我 , 有法可得 , 就有变易生死 。 如果二执都除尽了 , 烦恼就都没了 , 两种生死也都净尽了 , “有漏”尽绝了 , 就叫做漏尽通 。 那么 , 为什么外道得不到漏尽通呢?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佛性 , 而执着法 , 认为有法可得 , 心外求法 , 所以叫外道 。 既然是心外求法 , 那就没有漏尽 , 所以得不到漏尽通 。 又由于外道修法是压制念头 , 强制入定 , 认为只有入定以后才能得神通 。 他们的目的也就是如此 。 所以 , 他们可以修得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 , 但终因没有漏尽通而不究竟 。 第一 , 因为这神通是克制得来的 , 当此生入灭之后 , 就有失去的危险 。 第二 , 因为着相的缘故 , 执着神通 , 更有着魔的危险 。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要知道 , 佛和魔不是两回事 , 是一物的两面 。 所谓佛者 , 就是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丝毫不着、清净无所得的觉者 。 《心经》说:“以无所得故 。 ”所以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而外道是有所得 , 要得神通 。 那么 , 有所得就不免着相 , 故不是佛 , 而是魔 。 佛和魔是一回事 。 不是魔之外有佛 , 佛之外有魔 , 就在于你有无所求 , 有无所得 。 因此 , 我们修行一定不要着相 , 先了人我 , 后除法我 , 一切都不可得 。 这样方能既了了分段生死 , 又了了变易生死 。 得了漏尽通 , 五通自然齐发 。 最后 , 就是发了大神通 , 也不见有神通可得 , 还是无所得 。 这才是真正证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