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肝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几毫米肝癌怎么查出来( 二 )


【健康知识|肝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几毫米肝癌怎么查出来】③活检:医生会用细长的穿刺针从您的肝脏取少量组织样本, 并由另一名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以寻找是否有癌细胞; 
④其他检查:对于高危人群(肝炎史5年以上, 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阳性, 35岁以上)应至少每年进行1次血清甲胎蛋白(AFP)及腹部B超检查 。
       通过上述几项检查的结果, 基本可以得知自己是否患有肝癌 。 其实在我国, 肝癌是高发癌症, 一般发现肝癌已经是中晚期了, 这个时期的肝癌患者只有20%左右能够接受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切除), 剩下的只能是保守治疗, 延长生存期, 提高生活质量 。
       在这个时期的肝癌患者, 其实可以尝试选择冷冻消融治疗 。 冷冻消融治疗相对于一般的射频治疗、激光消融等治疗手段, 安全性更高, 手术效果更好, 患者承受痛苦更小, 所需费用也较低 。 而且冷冻消融治疗的适用范围更广, 它还可以搭配外科手术切除进行治疗 。

肝癌怎么检查 检查疾病的方法有很多, 有大的方法, 也有日常生活中的小方法, 那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呢, 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 以免延误病情 。 有请专家来讲解下肝癌的预防 。 1.肝硬化结节:肝硬化结节是最容易被误诊为肝癌的病变之一 。 由于大多数原发性肝癌都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 而肝硬化较重的患者, 其肝实质会出现大量的增生结节 。 而这种结节与早期肝癌在影像学上是较难区分的, 同时这两种病的患者又都可伴有甲胎蛋白的升高 。 从组织学上看, 肝硬化结节可分为一般增生性结节、不典型增生性结节和未分化结节, 其中只有未分化结节从病理学上看是属于癌前病变 。 然而, 未分化结节的肝硬化若发展到肝癌则需要数月至数年不等的时间 。 2.肝血管瘤:肝血管瘤和肝癌都是血管较为丰富的占位性病变,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CT增强扫描检查, 两者都会显示丰富的血流信号 。 因此二者容易混淆 。 但肝血管瘤一般生长缓慢, 病程较长 。 该病患者过去一般没有慢性肝病病史, 也没有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 更不会出现肝掌、蜘蛛痣、黄疸、双下肢水肿等体征 。 3.非均匀性脂肪肝: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大多在超声影像下会显示前强后衰的亮肝现象 。 而部分该病患者的肝实质内则可呈现不均质的脂肪堆积现象, 在CT扫描影像中其值较低, 有时难以与肝癌区分开 。 但这种脂肪肝(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在临床上不会有肝癌患者的全身表现, 如腹胀、腹泻、右侧肝区不适、消瘦等, 也不会伴有甲胎蛋白(AF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等现象 。 4.肝肉芽肿:一些女性患者由于口服避孕药, 或受到寄生虫感染, 或自身免疫功能发生紊乱等原因, 其肝脏会出现一个孤立、光滑、完整的结节 。 这种结节在影像学上有时难以与肝癌相区别 。 5.肝脓肿:肝脓肿是机体某一部位受到感染后, 通过血源性播散而在肝脏发生的病变, 患者有乏力、纳差、低热、消瘦、肝区不适等临床表现 。 肝脓肿在超声影像下显示为低回声光点, 在发病初期或脓肿较小的情况下是难以与肝癌相区别的 。 6.肝内钙化灶:有些人在受到结核杆菌、寄生虫或特异性微生物的感染后, 虽经治疗可以痊愈, 但痊愈后在其肝脏上会形成钙化灶 。 这种钙化灶在超声影像下可显示强回声光点, 容易与肝癌相混淆 。 7.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 由于一部分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在做超声检查时, 其肝脏可出现团块状的不均匀回声, 同时还伴有肝功各项生化酶的升高和AFP的显著上升, 所以容易与肝癌相混淆 。 肝癌怎么检查?以上就是专家为我们总结的, 希望广大的患者朋友可以引起高度的重视, 平平安安才是福气, 尽早的治疗才能让您更好的享受生活 。 若是大家针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地方可以与再现专家进行了解, 相信一定会有令您满意的答案,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