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内气功 “行气活血功”是气功拳门的基础功

“行气活血功”是气功拳门的基础功 , 但又是极重要的功法之一 。 此功旨在强身治病 , 益寿延年 , 练成后亦可为人治病;功夫深者还可用来防身御敌 。 此功动静结合 , 既练文火 , 又练武火 , 阴阳相济 , 不但易使功成 , 不出偏差 , 且易结合其他功法 , 功夫深者还可练柔化刚 。 练好此功 , 对练金钟罩、千斤闸等有助功作用 。


此功注重意念 , 但身心又放松自然 。 练成熟后 , 可边练功边听音乐 , 甚至走路坐车都可练 。 各式都做动作 , 但用意不用力 。 如三四式 , 用意使气达掌心 , 但手脚不能用力 , 久而久之 , 自然气贯掌心 , 力大无穷 。 另外 , 各式还有动作导引 , 周身也较舒适 。 此功已选人《中国当代气功全书》等典籍 。


经云:“不通则痛 , 通则不痛 。 ”不通 , 滞也 。 气血凝结 。 欲活血 , 得先行气 , 气行则血行 。 此功擅长养气行气 , 气充则血足 , 所谓“气为血帅” 。 充调人身之气 , 畅通血脉 , 乃此功之要宗 。


一、功法


第一式两脚平行而立 , 两脚距与肩等宽 。 全身自然放松 , 舌抵上腭 , 眼睛微闭或望定树木等 。 意守丹田(脐内三寸) , 掌如抱球状置小腹前数寸 , 两掌的劳宫穴对着肚脐意守丹田片刻 , 即可以鼻慢、细、匀、柔的呼吸 。 吸气时 , 想象将树木或自然界清新之气从鼻慢慢吸下丹田 , 小腹鼓起 , 吸足后须停顿一下再悠悠将气呼出 , 小腹随着收缩 。 吸气时手掌可稍作扩张 , 稍远离小腹 , 意想抱着一团气 , 呼气时手掌可稍收近小腹(见图1) 。

丹田内气功 “行气活血功”是气功拳门的基础功

文章插图

丹田内气功 “行气活血功”是气功拳门的基础功

文章插图

功理:引后天清新之气与先天之气结合 , 有扶正祛邪 , 壮补腹胃之功用 。 对脾胃虚弱 , 肾亏腰痛等男女虚损之症疗效显著 。


第二式站法如一式 。 先将双手掌向头前上方伸举 , 掌心朝身后 , 手指朝天 , 两掌相距如肩宽 , 伸举时慢慢呼气;然后缓缓将双掌回收到小腹前 , 掌心向下 , 手指相对 , 同时吸气人丹田 。 待气停稳才能呼气 。 呼气做法如前 。 此式着重在吸气 , 吸气时意想将树木或自然界清新之气从鼻吸人 , 随手下降丹田 。 这是采气补气之法(见图2、3) 。


功理:通过采气 , 进一步练足丹田气 。 此乃炼气之本 , 对体质虚弱、肠胃诸病、阳痿、遗精、妇女带下等症疗效甚佳 , 是发气后补气的方法之一 。


第三式站法如一式 。 先直立 , 然后下蹲成骑马步 , 双手掌心向上 , 自下缓缓上托至鼻前方 , 同时吸气 , 小腹渐收缩 , 胸部扩张 。 稍停 , 翻掌向下缓缓至小腹前 , 同时呼气 , 小腹鼓起 。 上托和降下都是手指相对 , 上托时意念双掌托起宝塔 , 降下时意念将两根木桩压人地下 。 反复练数遍(见图4) 。


功理:气在胸腹上下运动 , 疏通脏腑 。 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


第四式站法如三式骑马步 。 双手往两侧平伸 , 掌心向下;接着 , 双掌卷曲由下缓缓回收至腋下 , 同时吸气 , 小腹随着收缩 , 吸足气稍停;然后双掌转腕成竖掌 , 向两侧慢慢平推出 , 掌心朝外 , 同时呼气 , 鼓腹 , 意念一股气流下沉丹田 , 另有两股气流由膻中向两侧肩、臂、手掌劳宫穴运行 , 气贯掌心 , 但不能发出 。 反复练数遍(见图5、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