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知识|怎样做四川豆瓣酱,四川红油豆瓣酱的做法与配方


四川豆瓣酱制作方法 农家制作 豆瓣酱也叫蚕豆酱 , 原盛产于四川地区 , 采用蚕豆作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酱类调味品 。 蚕虫也称葫豆 , 酿造豆瓣酱的蚕豆必须预先剥去皮壳 , 使之成为瓣粒 。

脱壳方法

1.湿法脱壳:蚕豆除杂后 , 投入清水中浸泡 , 使之渐渐吸水至豆粒无皱皮 , 断面无白心 , 并呈发芽状态为度 。 浸泡完毕后以人工或机械剥去皮壳 。 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 , 即将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80~85℃ , 然后将冷水浸透的蚕豆入浸4~5分钟 。 当皮壳呈棕红色即行取出 , 立即用清水漂洗至无碱性;此时皮壳极易去掉 , 操作必须迅速 , 以免豆肉变色 。 湿法脱壳的特点是瓣粒比较完整 , 但一定要注意掌握脱皮及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 否则会使豆瓣变得僵硬 , 制曲发酵以后也不易软解 , 影响成品质量 。

2.干法脱壳:干法脱壳比较方便 , 劳动生产率高 , 豆瓣容易贮放 。 土办法可将蚕虫去杂后晒干 , 用石磨或钢磨调松页距磨去皮壳 , 然后风选分级 , 最后筛出豆肉备用 。 现在则大多使用脱壳机 。 用脱壳机干法脱壳 , 平均每台每天能处理蚕豆2500~4000公斤 , 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 减轻了劳动强度 , 改善了卫生条件 。

制作方法

1.豆瓣处理:将干豆瓣肉质(蚕豆子叶)按颗粒大小分别倾倒在浸泡容器中 , 以不同水量进行浸泡 。 豆肉吸水后 , 一般重量可增加1.5~2倍 , 体积膨大1.8~2.2倍 。 浸泡程度的判断:将豆肉拭去表面水分 , 折断瓣粒 , 如断面中心有一线白色层 , 即证明水分已经达到适度 。 浸泡时可溶性成分略有溶出 , 其中有部分蛋白质 , 可以另行综合利用 。

2.制曲:豆肉浸泡适度事 , 应及时排放余水 , 或捞起沥干送入曲室制曲 。 但是由于豆瓣颗粒较大 , 因此制曲时间也需适当延长 。 一般通风制曲时间为2天 , 要特别注意调节曲室温度 , 防止“干皮” , 必要时可在曲料面上搭盖一层席子 。 种曲用量为0.15~0.3% 。

3.制酱醅:将蚕豆瓣曲送入发酵容器中 , 表面扒平 , 稍稍压实 , 待品温升至40℃左右 , 再将18~20°Bé的盐水徐徐注入曲中 , 盐水用量约为豆肉原料的一倍 , 如能将盐水加热至60℃使用更好 。 最后加上封口盐 , 保持品温在45℃左右进行发酵 , 或称至室外后熟 , 则香气更浓 , 风味更佳 。

4.辣椒处理:生产豆瓣酱用的辣椒有鲜椒和干椒两种 , 一般以使用盐腌的鲜椒为好 。

鲜椒收购以后应及时除去蒂柄 , 洗净沥干 。 按鲜红椒每100公斤加盐22~24公斤 , 一层鲜椒一层盐 , 撒布均匀 , 同时大力压实 , 再加少量食盐封面 , 食盐上铺竹席 , 用重物压上 , 使卤汁流出 , 可防止辣椒变质 。 并经常检查 , 如发现盐水干耗 , 应及时补加淡盐水 , 以保持汁水深度 。 容器要加盖 , 以免杂质落入 , 鲜椒一般经腌至3个月后即可应用 , 使用时要先用轧碎机粗碎后再在钢磨中反复磨细 , 如水量不足 , 可在磨浆时添加适量2°Bé的盐水 , 以调节稠度 。 通常每100公斤鲜椒加盐水磨浆 , 可产成椒浆150公斤左右 。 椒浆贮放期间要每天搅拌一次 , 以防表面生霉 , 影响产品质量 。 四川豆瓣酱在磨制椒酱时有的还加入约20%的含盐甜米酒汁 。

干辣椒使用前的处理方法是将干椒100公斤加水浸泡 , 先加部分食盐腌渍 , 贮放 , 用时再加20°Bé盐水至500公斤磨成浆状 。 此椒盐放置数天后也可能自然发酵 , 但不如鲜椒质量好 。

5.配制:成熟后的蚕豆瓣醅与适量椒盐混合 , 即成为豆瓣酱 。 直接佐餐作为副食品的豆瓣酱要经加热灭菌处理 。 配制后如能再封坛发酵半个月包装出售 , 风味更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