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经常按摩足三里增强体质有助缓解偏头痛

浙江读者任女士问:我朋友当中有不少人每到春季 , 就很容易发生偏头痛 。 这是什么原因 , 该如何治疗?
主任医师严明答:每年春季都是偏头痛患者易发病季节 , 春天易发头痛 , 是有原因的 。 中医认为 , 春季属“风”季 , 冷空气、风邪容易从头部侵入人体 , 易感风寒 , 导致气滞血淤而发生偏头痛 。 春季也会导致人们体内的血液循环不好 , 引起身体疼痛与偏头痛 。 此外 , 春季不良的情绪也往往容易引起肝气郁结发生偏头痛 。
那么如何辨别是哪种头痛?春天与肝相应 , 肝藏血 , 主疏泄 , 主升发 , 以柔润为顺 。 由于这个季节万物都处于升发阶段 , 所以肝气容易升发过度 , 表现为肝过于疏泄 , 肝阳上亢 , 容易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 血液循环不好 , 就会造成头部血管堵塞、受到刺激等问题 , 诱发血管肌肉痉挛 , 从而出现了头痛的症状 。
其次 , 中医有“少阳为枢”的说法 , 足少阳胆经主要在人体头、身侧面 , 能够调节各脏腑功能 , 当少阳经出问题时 , 就引发偏头痛、颈椎痛、腰腿两侧痛 , 甚至风湿 。 风池、阳陵泉等穴位 , 都是少阳经上的穴位 , 如果头痛以额角前额、外眼角、或者在风池穴附近 , 而且没有感冒症状 , 都可能是少阳经疼痛 。 这时可以适当按摩少阳经的穴位 , 还可以针灸治疗 。
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头痛 , 针灸、拔火罐和艾灸可有效缓解病痛的办法 。
灸法:以艾灸为主 。 可以灸健运脾胃的穴位 。 比如 , 可以灸阴陵泉穴 。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 , 也是自古以来中医有名的祛湿要穴 。 湿气最容易阻碍人体气血的流通 , 求的就是增强人体元气来帮助除湿 。 还可以灸背部的脾俞穴 , 艾灸这些穴位有利于运脾胃 , 改善血液循环 , 缓解肌肉痉挛 , 减轻偏头痛、腰酸背痛的症状 。 都能达到祛湿健脾 , 缓解疲劳的功效 。 一个穴位不超过10分钟 , 一天不超过20分钟 。
拔罐:拔罐的祛湿效果也是不错的 。 建议患者每天可以在脊柱附近的膀胱经和督脉等穴位拔火罐 , 每个穴位的留罐时间应在5~10分钟之内即可 。 对于一些居家保健的市民 , 推荐使用真空拔罐器 , 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 而真空拔罐器的原理其实与拔火罐相近 , 都是空气负压在起作用 , 对疗效来说是差不多的 。
按摩:按摩颈肩部、腰部等部位 , 多按按足三里、天冲穴等穴位 , 做一些健身操 , 以增强体质 。
食疗:由于肝木克脾土 , 肝气旺盛就容易伤脾 , 导致脾气虚弱 , 从而导致人们容易感到疲劳 , 甚至偏头痛 。 所以 , 建议 , 有胃病或慢性腹泻的患者要格外给予关注 。 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 戒烟戒酒 , 保持心态平和 。 健脾食疗可给予山药、薏米、芡实、大枣等适量熬粥喝 , 以健脾补气 。
日常保健:有偏头痛史的人 , 要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 , 尽可能地减少紧张、焦虑、忧郁等情绪 , 以免诱发偏头痛 。 其次 , 遇阴雨天时要注意除湿 , 避免冷风吹头部 。 家里有老人的要格外注意老人的血压波动 , 经常监测血压 , 有头胀头痛、头目眩晕、半身麻木、半身肢体无力等 。

推荐阅读